时间: 2025-04-26 02:23:3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09:54:58
成语“一呼百诺”由四个字组成,其中“呼”指呼唤、召唤,“诺”意为答应、承诺。字面意思是只要发出一个呼喊,就有一百个响应,形容威望很高,号召力强,或者形容人们对某个领导或号召者的支持和响应程度极高。
“一呼百诺”出自《史记·平原君赵成》,原文为“平原君之为人,一呼百诺。”这句话形容平原君赵成在当时的威望与人望,能够轻易地号召众人响应。成语反映了古代社会中领袖与人民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领袖的影响力。
该成语适用于多种场景,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一呼百诺”在**传统文化中体现了对领导者的尊重和信任,强调了个人魅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仍适用,特别是在政治、商业和社交领域,领导者的号召力往往对团队和组织的成功至关重要。
该成语让我想到某些伟大的领导者,他们能够通过个人魅力和智慧凝聚人心,激发集体的潜能。它也让我反思在团队合作中的沟通与信任,强调了良好的领导力对团队凝聚力的重要性。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参加过一次志愿者活动,活动的组织者以其热情和能力,成功地调动了所有参与者的积极性,真可谓是一呼百诺。那种场面让我深刻体会到一个好的领导者对团队的影响。
在一个故事中,设想一个村庄面临外敌入侵,村长因其高尚的品德与智慧,发出号召,村民们纷纷响应,团结一致,最终成功抵御外敌。这种情景正好体现了“一呼百诺”的精神。
在英语中,可以用“rallying call”或“call to action”来表达类似的意思,强调一个人或组织发出的号召能够引起广泛的响应与支持。不同文化中对于领导力的看法和对号召力的重视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价值观依然存在。
通过对“一呼百诺”的学*,我意识到领导力与影响力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团队合作和社会交往中。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让我在表达中更能准确地传达对某个人或事物影响力的评价。
当前快意,一呼再诺者,人隶也。
《晋书·王敦传》:“敦一呼,士卒皆应。”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操一呼,士卒皆奋。”
《后汉书·袁绍传》:“绍一呼,众皆响应。”
《汉书·王莽传上》:“莽一呼,天下响应。”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一呼,而门下食客至者百余人。”
罗公独坐当中,~,掌着生杀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