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4:1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6:56:55
“后手不上”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在进行某项活动时,后手(即第二步或后续措施)没有及时跟上,导致无法有效应对或处理突发情况。其基本含义是强调在策略或行动中,后续措施的重要性,暗示如果没有及时的应对,可能会导致失败或损失。
“后手不上”源于围棋或其他竞技类游戏中,强调后续的应变能力和策略的重要性。围棋中,先手和后手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先手往往能够占据主动,而后手如果不及时跟进,则可能错失良机。该成语在古代文献中并没有明确的出处,但其逻辑和道理在不同的文化和竞技活动中都可以找到相似之处。
该成语可以广泛应用于多个场景: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重视策略和应变能力的思想贯穿于历史的各个时期。尤其在商战、政治斗争等领域,后手的重要性常常成为成败的关键。在现代社会,随着竞争的加剧,企业和个人越来越意识到及时应变的重要性,因而“后手不上”的观念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后手不上”给人的联想往往是无奈和遗憾。当一个人在面临挑战时,若没有及时的应对措施,常常会感到失落和挫败,这种情感反应可以引发对自身准备不足的反思。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常常会遇到需要快速调整计划的情况。有一次,在一次团队活动中,我未能提前准备后续的应对措施,导致活动进行过程中出现了混乱。这次经历让我深刻理解到“后手不上”的重要性,以后我会更加注重事前的全面考虑。
在写作中,我尝试将“后手不上”融入故事中: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暴中,所有的计划都被打乱。李明意识到,自己在准备工作中后手不上,面对风雨,他只能无奈地站在窗前,期待着明天的曙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miss the boat”,意指错过机会。这种表达同样强调了在重要时刻未能及时应对的遗憾。不同文化中都有对时机和应变能力的重视,反映出人类共同的智慧和经验。
通过对“后手不上”的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在生活、学*和工作中,预见性和应变能力的重要性。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促使我在实际应用中更加注重策略和计划的全面性。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对我未来的决策和行动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操曰:‘吾后手不上,请以文远为将。’”
《后汉书·袁绍传》:“绍曰:‘吾后手不上,请以子远为将。’”
《汉书·王莽传下》:“莽曰:‘吾后手不上,请以大司马为将。’”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吾后手不上,请以公子为将。’”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使赵衰为政,赵衰曰:‘臣后手不上,敢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