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3:02:4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0:35:03
“超凡脱俗”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超越凡俗”,指的是一种超出普通、世俗的境界。其基本含义是形容人或事物的卓越与独特,超出了常人的理解和普通的标准。
“超凡脱俗”最早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尤其是道家和佛家思想中。它强调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常与修道、追求真理相关。比如,在《庄子》中提到的“无待于物”,就是一种超越世俗的思想。虽然没有确切的出处可追溯,但其思想根源与道教文化密切相关。
该成语常用于文学作品中,形容人物的非凡气质或独特才华。在日常对话中,常用来称赞某个人的才华、品德或艺术作品的独特性。在演讲或文章中,也常用以强调一种理想的境界或追求的目标。
同义成语:卓尔不群、与众不同、独树一帜。
反义成语:平凡无奇、司空见惯、寻常百姓。
在**文化中,“超凡脱俗”常与追求精神境界、艺术创造、哲学思考等结合在一起,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现代社会中,这个成语适用于评价那些在艺术、科学、文化等领域有杰出贡献的人,反映出人们对卓越与独特的追求。
“超凡脱俗”一词常带有赞美的情感,联想到追求卓越和精神升华的过程。它激励人们超越常规,追求更高的理想和境界。在表达上,这个成语能够让语言更加生动,体现出一种向上的力量。
在我自己的生活中,有一次参加艺术展览,看到一位艺术家的作品,深感其风格与众不同,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的朋友用“超凡脱俗”来形容这位艺术家的作品,让我意识到这个成语在评价独特艺术时的恰当性。
在一首诗中,融入“超凡脱俗”:
月明点滴影如水,
风吟细语共此生。
超凡脱俗心无怨,
云间漫步踏星辰。
通过诗歌的形式,展示了追求卓越和超越世俗的理想。
在英语中,可以用“extraordinary”或“out of the ordinary”来表达类似的意思。这些表达在使用上与“超凡脱俗”相似,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独特性。然而,文化背景和语境的不同可能导致这些词汇的情感色彩和使用频率有所差异。
通过对“超凡脱俗”的深入分析,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是对个体才能的赞美,更是对一种精神追求的肯定。在语言学*和表达中,适当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使表达更加丰富,体现出对卓越追求的理解和赞赏。这个成语鼓励我在生活中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和理想。
很自然的在疏书 朗朗的八行笺中表现出来,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的享受。
王朔《给我顶住》:“是你把她抬到了~的境界与尘世欢乐绝了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