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9:0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2:32:06
成语“涅而不缁”字面意思是指在涅槃过程中不染污垢,涅的意思是染色,缁是黑色。在更深的层面上,它形容一个人经历了艰难困苦或考验后,仍然保持自己的纯洁和清白,体现了一种不被外界环境所污染的精神状态。
“涅而不缁”出自《论语·为政》。原文为“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之道,涅而不缁。”这里的“涅”指的是染色工艺中的染料,而“缁”指的是黑色,反映出在各种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君子能够保持自己的道德和正义,而不受外界的影响。
该成语可以广泛应用于文学作品、政治演讲、教育场合等。在文学作品中,常用于描述人物的品质;在演讲中,可以用来强调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在日常对话中,常用来赞美那些在逆境中依旧保持纯洁心灵的人。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涅而不缁的精神体现了儒家对于君子的要求。它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与社会责任感,尤其在现代社会中,仍然适用于对真、善、美的追求,反映出人们对高尚品质的渴望和追求。
“涅而不缁”给人的情感反应是一种敬佩与向往。它使我联想到那些在逆境中依旧坚持自己信念的人,激励我在生活中不断追求自我提升,不被外界所动摇。
在我的生活中,曾遇到一位老师,她在工作中遇到许多困难,但始终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不受外界压力的影响。我常常用“涅而不缁”来形容她的精神,以此作为自己的榜样。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融入“涅而不缁”:
风雨兼程行不辍,
心中信念似烛明。
涅而不缁自芬芳,
道义常存我心间。
在英语中,与“涅而不缁”相似的表达是“pure as driven snow”,意指一个人保持纯洁无瑕。在其他文化中,也有类似强调道德与纯洁的成语或俗语,反映出人类普遍对道德品质的重视。
通过对“涅而不缁”的学*,我深刻认识到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个人的纯洁和信念是多么重要。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价值观的坚持。
不曰白乎,涅而不缁。
春秋时期,孔子在鲁国政坛遭到排挤后,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先后在卫国、宋国等没受到重视,在赴晋的途中,子路劝他不要去投奔赵鞅这种小人,孔子相信自己是君子,会“磨而不磷,涅而不缁”,不会玷污自己的名声的
义孙可谓岁寒不凋,~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