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21:0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0:55:57
“心殒胆落”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心中惊恐,胆气丧失”。它形容在极度恐惧或震惊的情况下,精神状态的崩溃或失落。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描述人们在面临重大困境或意外时的无助和绝望感。
“心殒胆落”的具体来源并不明确,但它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中描绘恐惧和惊悸的情景。成语中的“殒”字原意是死亡、陨落,而“胆”在古代被视为勇气和决心的象征。因此,这个成语的形成可能与古代对于心灵状态的理解和描写有关。
“心殒胆落”常用于文学作品、历史记载以及日常对话中,尤其是在描述人物在逆境中所感受到的极度恐惧和无助。比如,在小说中,角色可能会在遭遇突发**时,感到“心殒胆落”;在演讲中,演讲者也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形容某种危机感。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勇气和决心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品质,而“心殒胆落”作为一种负面情绪的表达,反映了人们在面对挑战时的脆弱和无助。在现代社会中,这个成语依然适用,尤其在心理健康问题和压力管理方面,能够引发人们的共鸣。
这个成语常常引发对无助感和恐惧感的联想,给人一种孤独和绝望的情绪。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它提醒我们要正视内心的脆弱,理解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包括恐惧、焦虑等。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经历过一段压力很大的时期,面对重重困难时,确实感到“心殒胆落”。这让我更加理解这个成语背后的深意,也促使我在面对困难时努力调整心态。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
霜风萧瑟夜漫漫,
孤影独行心殒胆落。
月明点滴思无尽,
愿将悲伤化作歌。
这段诗描绘了在寒冷夜晚,孤独者内心的恐惧和无助。
在英语中,“heart sinks”可以作为对应表达,指的是在某种情况下失去信心或感到沮丧。虽然表达的具体方式不同,但情感内涵相似,都是对心灵状态的描绘。
通过学“心殒胆落”,我对恐惧与无助的情感有了更深的理解。在语言学中,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让我在表达情感时更加精准。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勇敢面对,努力克服内心的恐惧。
而又喧传陛下决为亲征之谋,中外闻之,心殒胆落。
《明史·戚继光传》:“倭寇闻继光至,心殒胆落,遁去。”
《宋史·岳飞传》:“金人闻飞将至,心殒胆落。”
《旧唐书·李光弼传》:“贼众心殒胆落,降者继路。”
《晋书·王敦传》:“闻敦军至,心殒胆落。”
《三国志·魏志·王基传》:“若将有大寇,则使心殒胆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