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45:0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2:19:21
“洞心骇耳”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洞察人心,令人震惊”。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某种事情或话语深刻而触动人心,常常带有强烈的情感冲击力。
“洞心骇耳”出自古代文献,具体的出处可能较少,但可以推测其形成与古代文学和哲学思想有关,特别是在表达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时,常常会使用此类表达。
“洞心骇耳”常用于文学作品中,尤其是在描写情感深刻的时刻,例如小说中的人物独白、戏剧中的关键对话等。此外,在日常对话中,当人们讨论某个深刻的观点或经历时,也可以使用这个成语。
同义成语:心潮澎湃、感人至深
反义成语:无动于衷、冷漠疏离
在**文化中,情感表达被视为重要的交流方式,成语“洞心骇耳”正反映了人们对情感真挚和深刻的追求。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人们对情感的表达方式变得多样化,但“洞心骇耳”依然适用于那些希望表达强烈情感和内心感受的场合。
“洞心骇耳”给人的情感反应往往是震撼和深思。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关键时刻说出真心话的人,他们的话语能够打动心灵,激发共鸣。这种情感的传递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朋友分享了她的内心挣扎,谈到她的梦想和恐惧。她的话令我感到“洞心骇耳”,让我意识到生活中的许多困扰都是共通的,这让我更加理解她,也更加珍视我们的友谊。
在我的一首诗中,我尝试将“洞心骇耳”融入其中:
夜深人静思绪乱,
往事如烟梦中现。
言语轻轻触心弦,
洞心骇耳泪满面。
这首诗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思考,利用成语突显情感的深度。
在英语中,可以用“striking”或“moving”来表达类似的情感反应,但这些词语可能没有“洞心骇耳”那么强烈的震撼感。不同文化中对情感表达的重视程度不同,中文成语往往更富有诗意和哲理。
通过对“洞心骇耳”的学*,我更加理解了语言表达中的情感深度。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让我在表达情感时更加精准和深刻。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能够灵活运用此类成语,将使我的表达更具感染力。
金鼓迭起,铿锵铛鼞,洞心骇耳。
《晋书·文苑传·左思》:“其文辞华美,洞心骇耳。”
《后汉书·班彪传》:“辞义弘远,洞心骇耳。”
《汉书·枚乘传》:“其文辞瑰丽,洞心骇耳。”
《文选·枚乘<七发>》:“使人心动,无故自恐,其言约而尽,怒动左右,洞心骇耳。”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闻其声,洞心骇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