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2:4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1:42:28
成语“毛遂自荐”字面意思是毛遂自己推荐自己。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主动向别人推荐自己,通常是在竞争或选择职位的情况下,表现出自信和勇气。
“毛遂自荐”源于《史记·平原君赵阀列传》。毛遂是战国时期平原君赵胜的门客。当时,平原君需要一位能够说服燕国的使者。毛遂主动要求出使,并在燕国的国君面前表现出色,最终成功地完成了任务。因此,这个成语象征着勇于自我推荐和展示才能的精神。
“毛遂自荐”可以在多种场合下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自我推荐常常被视为一种积极的表现,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现代社会中,随着自我品牌的崛起,毛遂自荐的精神变得愈发重要,尤其是在职场中,能够主动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被广泛认可。
“毛遂自荐”让我联想到勇敢和自信的形象。它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激励我在面对机会时,勇于展示自己的能力而不退缩。
我曾在大学时参加一个学术项目,面对众多优秀的同学,我感到紧张。但我想起了“毛遂自荐”,于是主动向导师表达了我对项目的热情和我的相关经验,最终获得了参与的机会。
在一个故事中,设想一个年轻的画家在艺术展览上,面对众多艺术家的竞争,她鼓起勇气,走上前去对评委说:“我就是毛遂自荐的画家,请让我展示我的作品。” 这种自信的表达让她的作品得到了认可。
在英语中,有一个类似的表达是“to throw one’s hat in the ring”,意指主动参与竞争或挑战。尽管两者都强调主动性,但“毛遂自荐”更强调个人的能力展示。
通过对“毛遂自荐”的学*,我意识到自我推荐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竞争环境中。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为我提供了在生活中更好展示自己的勇气和信心。
《史记·平原君列传》记载: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平原君去楚国求救,门下食客毛遂自动请求一同前去。到了楚国,毛遂挺身而出,陈述利害,楚王才派兵去救赵国。
《宋史·岳飞传》:“飞自荐于宗泽,宗泽用为将。”
《晋书·王导传》:“导自荐于元帝,帝用为丞相。”
《后汉书·班超传》:“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遂自荐于校尉。”
《汉书·艺文志》:“毛遂自荐,平原君用之。”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战国时赵孝成王九年,秦兵攻打赵国,赵孝成王命令平原君赵胜到楚国去求救,平原君的门客毛遂主动自荐随同前去。平原君与楚王谈判半天没有成效,毛遂手拿宝剑走上宫殿,陈述利害关系,终于打动楚王出兵联合抗击秦国的侵略
我作~,居然被校长核准了。这样才勉强捱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