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44:2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3:16:03
成语“敛锷韬光”字面意思是“收起刀锋,隐藏光芒”。其中,“敛”表示收起、闭合,“锷”指刀锋或锐器的边缘,“韬光”意指隐藏自己的光芒。整体上,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人要谦虚低调,不张扬自己的才能和优势,避免锋芒毕露。
“敛锷韬光”最早见于《后汉书·王允传》,其背景与历史有关。王允是东汉时期的一位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以谦虚低调而著称。在历史上,许多成功的人士都强调在某些情况下要隐忍不发,待时而动,这种思想的延续使得“敛锷韬光”成为一种智慧的象征。
“敛锷韬光”可以广泛应用于多种场合: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谦虚和低调是一种美德,特别是在集体主义的社会中,个人的表现往往与团队的利益紧密相连。现代社会中,尽管竞争激烈,敛锷韬光的智慧依然具有重要意义,许多人在职场和社交中会选择低调行事,以求长远发展。
“敛锷韬光”给人的感觉是智慧和深沉,能够使人联想到那些内敛而有力量的人物。它提醒我们在成就面前保持谦虚,从而避免不必要的争斗和冲突。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曾有一位同事非常优秀,但总是低调行事。虽然她的能力毋庸置疑,但她从不在工作中争抢风头,反而总是支持和帮助他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态度让我意识到,低调并不意味着没有能力,而是一种成熟和智慧的表现。
在某个小镇上,有一位年轻的剑客,他的刀法无人能敌,但始终保持敛锷韬光。他在每一次的对决中都不急于展现自己的实力,反而静静观察对手,直至关键时刻才一举获胜。人们都说,这位剑客的真正厉害之处不在于他的刀法,而在于他那份深藏的智慧。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to keep a low profile”,意指保持低调。这与“敛锷韬光”的含义相近,强调在某些情况下不需要过于张扬自己的能力和成就。
通过对“敛锷韬光”的学*,我深刻理解了谦虚与低调在个人成长和社交中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让我在表达时更注重情感的传递和意义的深度。在日常生活中,我会努力实践这一理念,理解并应用这一智慧,以便在各种场合中更好地沟通与交流。
仍乞敛锷韬光,以绝敌人窥伺。
《清史稿·文苑传三·刘大櫆》:“大櫆虽游学四方,而归老于枞阳,敛锷韬光,不预世事。”
《明史·文苑传四·李维桢》:“然晚节不振,以故名声亦稍减,然犹以文章大家称于时。”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二回:“不如居垄亩之中,敛锷韬光,受享湖山之乐。”
明·张煌言《上鲁国主启二》:“仍乞敛锷韬光,以绝敌人窥伺。”
《宋史·文苑传六·李廌》:“方将敛锷韬光,夀亲庭而食,而遽沦亡,天乎?人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