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6:25:2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3:16:20
成语“敝帚自珍”的字面意思是“自己的破扫帚也要珍惜”。它的基本含义是比喻对自己拥有的事物(即使是粗劣的、微不足道的)感到珍惜和重视,强调个人的情感和归属感。
“敝帚自珍”出自《论语·卫灵公》,原文为“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这里的“敝帚”指的是破旧的扫帚,“自珍”则说明一个人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的珍惜之情。可以看作是对个人情感和物品价值观的一种体现。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场景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经济条件并不宽裕,许多人对生活中的每一件物品都怀有感激之情。“敝帚自珍”反映了这种价值观,倡导对家乡、亲情、友情等的珍惜。在现代社会,虽然物质丰富,但这种情感依然适用,提醒人们关注内心的真正价值。
“敝帚自珍”让我联想到对生活中小事的感恩与珍惜。这种情感反应帮助我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提醒我关注身边的美好与温暖。
在我个人的生活中,我曾经有一台老相机,虽然已经不再使用,但我依然对它敝帚自珍,因为它记录了我很多美好的瞬间。无论我是否继续使用它,这种情感都让我更懂得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东西。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老人在院子里修理着那把已经磨损的扫帚,他微笑着说:“虽然它已经不再光鲜,但敝帚自珍,依然能扫去我生活中的烦恼。”这句话仿佛在讲述着生活的哲理,虽是简单却蕴含深意。
在英语中,“One man's trash is another man's treasure”可以与“敝帚自珍”进行比较,意指每个人对拥有物品的看法不同,有的东西在某些人眼中是无用的,而在另一些人眼中却是珍贵的。这种文化观念在不同文化中普遍存在,强调了个人情感的重要性。
通过对“敝帚自珍”的深入学*,我对个人情感、物品价值和生活态度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还让我在生活中更加关注和珍惜自己的每一份拥有,提升了我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
遗簪见取终安用,敝帚虽微亦自珍。
《宋史·文天祥传》:“天祥敝帚自珍,不肯与人。”
《晋书·王导传》:“导敝帚自珍,不肯与人。”
《后汉书·袁绍传》:“绍敝帚自珍,不肯下人。”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敝帚自珍,不肯与人。”
《左传·宣公十五年》:“敝帚自珍,不以与人。”
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派大司马吴汉与征南大将军岑彭去攻打在成都称帝的公孙述,汉军进兵神速,与公孙述进行了殊死搏斗才攻占成都,吴汉下令屠城。刘秀指责他,说老百姓家里有破扫帚也价值千金,不能掠夺他们的财产失去民心
但写出以后,却不很爱惜羽毛,有所谓“~”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