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3:35:3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0:04:51
成语“席上之珍”字面意思是指在宴席上珍贵的食物或美味的佳肴。基本含义是指在某个特定场合中,特别是宴会上所享用的美味或珍品,通常用来比喻某种难得的、珍贵的事物。
“席上之珍”源于古代的宴会文化。在古代,宴席不仅是饮食的场合,也是社交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美味的食物常常被视为主人对客人的尊重和款待。该成语的具体出处并不明确,但可以理解为反映了古人重视宴席上美食的社会*俗和礼仪。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宴席不仅是饮食的场合,更是人际关系的纽带。美味的食物象征着主人的地位和财富,同时也传递着对客人的尊重和热情。在现代社会,这种文化依然存在,特别是在商务宴请和家庭聚会中,席上之珍仍然是用来招待客人的重要元素。
“席上之珍”让人联想到丰盛的宴席、欢快的聚会和亲密的友谊。它传达出一种温暖和热情的情感,令人向往美好的生活和人际交往。在表达中使用这个成语,可以让对话更加生动和有趣。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参加过一次朋友的婚礼,那场婚礼的宴席上汇聚了各种美味的佳肴,真可谓是席上之珍。每一道菜都让人惊喜,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共享美食,这种氛围让我深刻体会到这个成语的含义。
在一个寒冷的冬日,朋友们相聚在一起,围坐在火炉旁,桌上摆满了席上之珍,热腾腾的火锅、香喷喷的烤肉,笑声回荡在温暖的房间里,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温情的聚会所包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east”(盛宴),同样强调宴席的丰盛和重要性。在不同文化的宴席上,美食的角色也各有不同,但共同点是美食通常是社交和庆祝的重要元素。
通过对“席上之珍”的学*,我深刻理解了在语言表达中,成语的使用不仅可以增强表达的生动性,还可以传递丰富的文化内涵。这让我在日常交流中更加注重细节和文化背景,提高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
《晋书·王导传》:“导以席上之珍,献于帝。”
《后汉书·班超传》:“超以席上之珍,献于帝。”
《汉书·王莽传下》:“莽以席上之珍,赐诸侯王。”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家贫,无以自给,乃以席上之珍,市于市。”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侯飨公,席上之珍,公辞不受。”
世兄是锦衣玉食,无不遂心的,心是文章经济,高出人上,所以老伯钟爱,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