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59:5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1:15:21
成语“不晓世务”的字面意思是“不了解世间的事务”。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对社会上的事物、事务或世俗的情势缺乏了解,通常用来形容那些与社会、政治、经济等现实问题脱节的人。
“不晓世务”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但它可以视为一种对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有认知的批评。这个成语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世事的关注和对世俗事务保持清醒认知的期望。与此相关的思想在许多古代经典文献中都有体现。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场合下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文人雅士往往强调对世事的洞察与理解,认为这是作为一个有修养、有责任感的人的基本素养。因此,“不晓世务”在这种背景下,带有一定的贬义,暗示着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人在道德上是不被认可的。
这个成语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一种无知、孤立的状态。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普遍期望能够跟上时代步伐,因此“不晓世务”也会引发对自身认知的反思,促使人们努力去了解社会,参与到社会事务中。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遇到过一位同学,他对社会新闻和时事完全不感兴趣,常常在课堂上显得与世隔绝。每当我们讨论社会热点问题时,他总是显得一头雾水。我用“不晓世务”来形容他的状态,既是对他的一种调侃,也是一种无奈的感叹。
在一次写作练*中,我尝试将“不晓世务”融入到一首诗中:
青山隐隐云间坐,
世事如烟我不晓。
只愿白头随风老,
不问红尘几多娇。
这首诗表达了对世俗事务的淡然态度,同时也反映了隐士哲学的追求。
在英语中,可以用“ignorant of worldly affairs”来表达类似的意思。虽然它们的表达方式不同,但在文化意义上,两者都强调了对社会事务的无知与脱节。在一些西方文化中,常常会对这种无知持有批评态度,认为了解社会事务是公民的责任。
通过对“不晓世务”的分析,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对无知的描述,更是对社会责任感的强调。在现代社会,了解和参与社会事务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学*和表达中,我会努力避免成为一个“不晓世务”的人,关注周围的变化,参与到社会的讨论中去。
拜参知政事,上谓曰:‘人皆不能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
《清史稿·和珅传》:“和珅不晓文义,而专以聚敛为能。”
《明史·杨士奇传》:“士奇不晓世务,然性忠直,为时所重。”
《旧唐书·李林甫传》:“林甫不晓文法,而专以权术自任。”
《宋史·赵普传》:“普不晓文义,然性明敏,多以意断,时人谓之‘赵半仙’。”
《晋书·王衍传》:“衍既不晓世务,又专以谈玄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