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0:1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3:36:48
成语“无人不晓”字面意思是“没有人不知道”,表示某件事物或某个人非常有名,大家都知道。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事物的普遍性和知名度。
“无人不晓”来源于古代汉语,虽无明确的文献出处,但可以看作是对人们普遍认知的一种描述,反映了人们对某一事物普遍认同的现象。类似的表达在古代文献中偶有出现,表明某个**或人物的广泛流传。
该成语可以用于多种场合: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无人不晓”在文化中体现了集体意识和对某些文化符号的认同。随着媒体的发展,这种成语在现代社会中的适用性更广,尤其在传播快速的网络时代,某些、人物或现象的知名度迅速提升,已成为社会讨论的焦点。
“无人不晓”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赞叹和敬畏。它使人联想到那些在历史或现代中深具影响力的人物和**,体现了人类对知识共享和社会认同的渴望。
在我的生活中,当我提到某位著名的科学家时,朋友们常常会用“无人不晓”来表示对其成就的共识。这让我意识到,成语不仅是语言的工具,更是文化认同的体现。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运用:
江湖传说无人不晓,
英雄事迹千古流。
月明点滴灯下影,
愿以此生共此游。
这个诗句通过“无人不晓”强调了英雄事迹的广泛传播和深远影响。
在英语中,可以用“household name”来对应“无人不晓”,同样表示某个名字或品牌的知名度极高。不同文化中,这种表达反映了对名声与影响力的追求。
通过对“无人不晓”的深入理解,我认识到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的重要性。它不仅使我们能够有效地传达信息,还增强了我们对于文化和社会现象的敏感性。这个成语提醒我们,知识的传播与共享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明史·海瑞传》:“海瑞之清,天下无人不晓。”
《宋史·岳飞传》:“岳飞之忠,天下无人不晓。”
《后汉书·班超传》:“班超之功,西域无人不晓。”
《汉书·王莽传》:“莽之为人,天下无人不晓。”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赵之良将也,天下无人不晓。”
这事已经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