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15:2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3:06:48
“仙姿玉质”是一个汉语成语,由“仙姿”和“玉质”两个部分组成。字面意思是指像仙女一样的姿态和如玉般的质地,形容女子的容貌和气质非常美丽、出众。其基本含义是形容女性的容貌、气质和风度都极为优雅,宛如天上仙女。
“仙姿玉质”最早见于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在古代文学中,仙女常常被描绘为美丽而超凡脱俗的存在,而“玉”则象征着纯洁和珍贵。该成语的形成与古代对美的追求和歌颂密切相关,反映了古代文人对女性美的理想化表达。
“仙姿玉质”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女性的美丽不仅仅体现在外貌上,还包括气质、修养等多方面。“仙姿玉质”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女性美的理想,强调了优雅与纯洁的结合。在现代社会中,虽然对美的标准有所变化,但这一成语依然适用于形容那些气质出众的女性。
“仙姿玉质”让我联想到古代诗词中的仙女形象,带有一种理想化和浪漫的情感。它传达出一种对美的向往与追求,让人心生敬仰和向往。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经用“仙姿玉质”来形容一位同学的舞蹈表演。她在舞台上的表现不仅优雅动人,还给人一种如同仙女下凡的感觉,这让我对这个成语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创作中,可以将“仙姿玉质”融入诗句:
“月下轻舞仙姿玉,花间独立似君来。”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fairy-like beauty”或“ethereal beauty”,这些词汇同样传达出一种超凡脱俗、如仙女般的美。虽然文化背景不同,但对美的追求在各个文化中都是共通的。
通过对“仙姿玉质”的学,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对美的描述,更是对优雅与气质的赞美。它在语言学中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古代美学,同时在表达时也能更精准地传达情感和意象。
他两家仙姿玉质从无上,压倒群芳。
《清史稿·文苑传一·王士祯》:“士祯以诗名,与朱彝尊并称。”
《明史·文苑传二·徐渭》:“渭天才超轶,诗文绝出伦辈。”
《宋史·文苑传五·米芾》:“芾为文奇险,不蹈袭前人轨辙。”
《南史·宋宗室及诸王传下·刘义庆》:“义庆性谦虚,为宗室中所推重。”
《晋书·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凝之弟献之尝与宾客谈议,词理将屈,道韫遣婢白献之曰:‘欲为小郎解围。’乃施青绫步鄣自蔽,申献之前议,客不能屈。凝之妻谢道韫,安西将军奕之女也,聪识有才辩。叔父安尝问:‘毛诗何句最佳?’道韫称:‘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安谓有雅人深致。又尝内集,俄而雪骤下,安曰:‘何所似也?’安兄子朗曰:‘散盐空中差可拟。’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安大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