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7:56:5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4:14:13
“先发制人”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先发出攻击就能制约对方”。基本含义是指在竞争或冲突中,主动采取行动,抢先发起进攻,从而掌握主动权,压制对方。
“先发制人”出自《孙子兵法》。在这部古代军事经典中,孙子强调“兵者,诡道也”,即战争需要运用策略和计谋。成语的意思是通过先行动来影响和控制局势,确保自身在竞争或冲突中占据优势。
“先发制人”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主动出击被视为一种智慧和勇气的体现,尤其在商业和人际交往中。现代社会中,随着竞争的加剧,先发制人的策略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反映了社会对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度追求。
“先发制人”让我联想到在面对挑战时的果敢与智慧。这个成语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鼓励人们在生活中勇于争先,抓住机遇。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常常需要为项目制定计划。有一次,在团队讨论一个新产品的推广策略时,我建议我们提前发布相关信息,这样可以在竞争对手之前吸引客户的注意,最终我们成功地抢占了市场份额。
在繁星点点的夜空下,勇敢的心,先发制人,追逐梦想的光芒,掀起人生的浪潮。每一次的出击,都是对未来的承诺。
在英语中,“strike first”或“take the initiative”可以对应“先发制人”的意思。虽然不同语言文化中表达的方式不同,但传达出的主动性和竞争意识却是一致的。
通过对“先发制人”的学*,我认识到在生活中主动性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思考问题和处理事务时,更加注重主动出击的策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中,积极的态度和果敢的行动,常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成功。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资治通鉴·汉纪·高帝五年》:“先发制人,后发者制于人。”
《汉书·项籍传》:“先发制人,后发者制于人。”
《史记·项羽本纪》:“先发制人,后发者制于人。”
《战国策·齐策一》:“先发制人,后发者制于人。”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后,会稽太守殷通也蠢蠢欲动,请有威望的项梁去商量起义的事宜。项梁听殷通说“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就反客为主,叫项羽杀了殷通,自立为会稽太守,然后率领八千江东子弟宣布起义反秦
剑波没等这位警长开口,便理直气壮地来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