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1:06:3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5:53:54
成语“空中楼阁”字面意思指在空中建造的楼阁,形象地表达一种虚幻、不切实际的事物。基本含义为形容空想或不切实际的计划、想法,往往暗示其缺乏实际基础,难以实现。
“空中楼阁”源自古代文学,最早见于《红楼梦》中的一句话,后来逐渐被广泛使用。该成语的背景与古代建筑和理想主义的追求有关,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同时也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空中楼阁”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现代社会,空中楼阁的概念常常与商业计划、创业梦想等相关联。尤其在快速变化的经济环境中,人们对理想与现实的平衡愈加重视。该成语提醒人们在追求梦想时,要具备务实的态度和可行的方案。
“空中楼阁”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无奈和失落。它让人联想到那些美好的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激发人们对理想和实际之间关系的思考。
在我的学习和工作过程中,曾多次遇到同事或朋友提出一些理想化的计划,经过讨论后发现这些计划往往缺乏可行性。这时,我会引用“空中楼阁”来提醒大家务实的重要性。
在一首小诗中:
梦中楼阁高耸云间,
空中楼阁难为实然。
若无根基终成幻影,
脚踏实地方可长安。
这首诗通过对“空中楼阁”的反思,强调了务实的重要性。
在英语中,可以用“castle in the air”来表达与“空中楼阁”类似的意思,指不切实际的幻想或计划。各文化中都存在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探讨,反映出人们普遍的价值观。
通过对成语“空中楼阁”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及其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这一成语提醒我在追求梦想的同时,要保持务实的态度,以实现更大的成功。
空中结楼殿,意表出云霞。
《清史稿·林则徐传》:“则徐威惠久著南中,及莅楚,楚人皆曰:‘林公来,吾属无忧矣。’及粤事棘,上命则徐以钦差大臣赴粤,则徐慨然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遂行。”
《明史·海瑞传》:“瑞抚吴甫半岁,小民闻当去,号泣载道,家绘像祀之。及卒,葛帔练袍,萧然无所有。”
《宋史·岳飞传》:“飞知书,好贤礼士,览经史,雅歌投壶,恂恂如书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然忠愤激烈,议论持正,不挫于人,卒以此得祸。”
《旧唐书·李义府传》:“义府初为太子舍人,甚见亲待。及太子即位,是为高宗,义府为中书舍人。时武后初立,欲以威制天下,义府揣知其意,因上表请改《氏族志》,以抑山东旧族。高宗从之,于是改《氏族志》为《姓氏录》,以皇后族为第一等,其余依次降之。”
《南史·萧惠开传》:“寺内所住僧众,辄夢人谓之曰:‘旦当有敕使来,宜好设供具。’其夕,忽闻扣门声,惠开自出看,乃见内人,云是天子使者。惠开惊问曰:‘何以知之?’对曰:‘向者梦中有神告我,故知之耳。’惠开乃悟,即命设供。明日,果有敕使至,惠开迎之,甚厚。”
从前一位非常富有的傻财主生性愚钝,尽做傻事。一天他到邻村的一位财主家做客,见他家有一栋三层楼十分漂亮,回家后找工匠也要盖一座一模一样的楼。工匠开始打地基,傻财主则指挥说:“你们不要盖一二层,只盖第三层就行。”
实者,就事敷陈,不假造作,有根有据之谓也;虚者,~,随意构成,无影无形之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