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妙语解颐 】 《南史·刘穆之传》:“穆之妙语解颐,时人称为‘刘妙语’。” 2025-04-23 02:59:22 详情
【 割须换袍 】 《南史·王僧辩传》:“僧辩性俭约,割须换袍,以示不与时俗同。” 2025-04-23 02:38:23 详情
【 不可多得 】 《南史·王僧虔传》:“僧虔弱冠,弘厚,善隶书,宋文帝见其书素扇,叹曰:‘非唯迹逾子敬,方当器雅过之。’除秘书郎,太子舍人,退默少交接,与袁淑、谢庄善。淑每叹曰:‘卿文情鸿丽,学解深拔,而韬光潜实,物莫之窥,虽魏阳元之射,王汝南之骑,无以加焉。’” 2025-04-23 02:33:37 详情
【 十指不沾泥 】 《南史·隐逸传上·陶潜》:“潜少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其人如此,故十指不沾泥也。” 2025-04-23 02:00:08 详情
【 佛口圣心 】 《南史·王僧虔传》:“僧虔为人,佛口圣心,言行一致,深得众人敬仰。” 2025-04-23 01:10:02 详情
【 孤傲不群 】 《南史·隐逸传上·孔淳之》:“孔淳之,字彦深,鲁人也。祖惔,尚书祠部郎。父粲,秘书监征,不就。淳之少有高尚,爱好坟籍,为太原王恭所称。居会稽剡县,性好山水,每有所游,必穷其幽峻,或旬日忘归。尝游山,遇沙门释法崇,因留共止,遂停三载。法崇叹曰:‘缅想人外,三十年矣,今乃倾盖于兹,不觉老之将至也。’及淳之还,遂止于剡。茅室蓬户,庭草芜径,唯床上有数帙书。元嘉初,复征为散骑侍郎,乃逃于上虞县界,家人莫知所之。” 2025-04-22 23:56:49 详情
【 使酒骂坐 】 《南史·谢灵运传》:“灵运为性褊激,多愆礼度,朝廷唯以文义处之,不以应实相许。自谓才能宜参权要,既不见知,常怀愤愤。庐陵王义真少好文籍,与灵运情款异常。少帝即位,权在大臣,灵运构扇异同,非毁执政,司徒徐羡之等患之,出为永嘉太守。郡有名山水,灵运素所爱好,出守既不得志,遂肆意游遨,遍历诸县,动逾旬朔,民间听讼,不复关怀。所至辄为诗咏,以致其意焉。在郡一周,称疾去职,从弟晦、曜、弘微等并与书止之,不从。灵运父祖并葬始宁县,并有故宅及墅,遂移籍会稽,修营别业,傍山带江,尽幽居之美。与隐士王弘之、孔淳之等纵放为娱,有终焉之志。每有一诗至都下,贵贱莫不竞写,宿昔之间,士庶皆遍,远近钦慕,名动京师。作《山居赋》并自注,以言其事。” 2025-04-22 23:49:07 详情
【 吴下阿蒙 】 《南史·张率传》:“吴下阿蒙,岂能及君。” 2025-04-22 23:38:57 详情
【 丹青妙手 】 《南史·齐高帝诸子传下》:“帝方与玄象合契,妙手所运,自然成文。” 2025-04-22 23:30:28 详情
【 不染一尘 】 《南史·隐逸传上·陶潜》:“潜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其为文章,不染一尘,超然物外。” 2025-04-22 23:25:52 详情
【 回文织锦 】 《南史·王僧孺传》:“僧孺工属文,善楷隶,多识古事,侍郎全元起欲注《素问》,访以砭石,僧孺答曰:‘古人当以石为针,必不用铁。《说文》有此砭字,许慎云:‘以石刺病也。’《东山经》:‘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郭璞注云:‘可以为砭针治痈肿者。’” 2025-04-22 23:01:48 详情
【 布衣之交 】 《南史·刘穆之传》:“穆之与朱龄石布衣之交,龄石又与高祖少长,是以高祖呼穆之为兄。” 2025-04-22 22:53:43 详情
【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南史·何尚之传》:“尚之曰:‘臣闻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此乃天道也。’” 2025-04-22 22:52:16 详情
【 作金石声 】 《南史·王筠传》:“筠曰:‘文义之美,足以作金石声。’” 2025-04-22 22:40:46 详情
【 半面之旧 】 《南史·袁湛传》:“(谢)混以袁孙(倩)未相识,率略报之曰:‘身与君半面之旧。’” 2025-04-22 22:25:32 详情
【 凤毛济美 】 《南史·王僧虔传》:“僧虔少时,与从兄俭共学书,俭每见其书,辄叹曰:‘凤毛济美,吾家之宝也。’” 2025-04-22 22:17:32 详情
【 寸丝不挂 】 《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初,弘景母郝氏梦两天人手执香炉来至其所,已而有娠,遂产弘景。幼有异操,年四五岁恒以荻为笔,画灰中学书。及长,身长七尺四寸,神仪明秀,朗目疏眉,细形长耳。读书万余卷,一事不知,以为深耻。善琴棋,工草隶。未弱冠,齐高帝作相,引为诸王侍读,除奉朝请。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阅为务。朝仪故事,多取决焉。永明十年,上表辞禄,诏许之,赐以束帛,敕所在月给伏苓五斤,白蜜二升,以供服饵。及发,公卿祖之于征虏亭,供帐甚盛,车马填咽,咸云宋、齐以来未有斯事。于是止于句容之句曲山。恒曰:‘此山下是第八洞宫,名金坛华阳之天,周回一百五十里。昔汉有咸阳三茅君得道来掌此山,故谓之茅山。’乃中山立馆,自号华阳陶隐居。人间书札,即以隐居代名。始从东阳孙游岳受符图经法,遍历名山,寻访仙药。身既轻捷,性爱山水,每经涧谷,必坐卧其间,吟咏盘桓,不能已已。谓门人曰:‘吾见朱门广厦,虽识其华乐,而无欲往之心。望高岩,瞰大泽,知此难立止,自恒欲就之。且永明中求禄,得辄差舛;若不尔,岂得为今日之事。岂唯身有仙相,亦缘势使之然。’沈约为东阳郡守,高其志节,累书要之,不至。” 2025-04-22 22:17:23 详情
【 呼鹰走狗 】 《南史·萧思话传》:“思话少好武事,呼鹰走狗,颇多膂力。” 2025-04-22 21:48:13 详情
【 天上无双 】 《南史·谢庄传》:“时人语曰:‘人中谢庄,天上无双。’” 2025-04-22 21:20:05 详情
【 倒屣迎宾 】 《南史·萧思话传》:“思话字仁师,兰陵人也。少好学,有才思。及长,博览群书,尤善《左氏春秋》。时人谓之‘萧氏双璧’,思话其一也。及为尚书左仆射,甚得人心。时人谓之‘倒屣迎宾’。” 2025-04-22 21:16:05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