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57:3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5:23:44
成语“神不守舍”字面意思是指“神明不再守护自己的居所”。基本含义为心神不定、无法集中,形容人因烦恼、焦虑或惊恐等原因而精神恍惚、注意力不集中。
“神不守舍”源于古代对“神”的理解。在古代文化中,“神”通常指的是人的精神或灵魂,而“舍”则可以理解为人的身体或内心。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庄子》中,描述人失去自我、心神游离的状态,强调人需要保持内心的宁静与专注。
该成语在不同语境下可以有多种使用方式:
在**文化中,心灵的平和与专注被视为重要的价值观。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使得许多人面临压力,容易出现“神不守舍”的状态。因此,理解和应对这一状态在心理健康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神不守舍”让我联想到人们在面临压力和困扰时的脆弱,感受到一种无奈与焦虑。这种感受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提醒我在面对挑战时需要关注自身的心理状态。
在大学期间,我曾因学业压力感到“神不守舍”,无法专注于学。后来我通过冥想和规律的作息调整,逐渐找回了内心的平静,恢复了学的效率。
在一个故事中,我可以描写一个年轻人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波折,常常“神不守舍”,最终通过与朋友的交流和自我反省,找回了自我,完成了自己的目标。
在英语中,可以用“lost in thought”或“absent-minded”来表达类似的状态,但可能缺乏“神不守舍”中对精神和内心的深刻关注。不同文化对内心状态的重视程度有所不同,反映了各自的价值观。
“神不守舍”不仅是一个描述心理状态的成语,也提醒我们关注内心的稳定与平和。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成语的深刻意义有助于更好地沟通复杂的情感和心理状态。
疲乏之极,神不守舍。
《儒林外史》第三十四回:“杜少卿听得这话,神不守舍,连忙问道:‘这话是真的么?’”
《聊斋志异·聂小倩》:“宁采臣见小倩美貌,神不守舍,竟忘了自己是来此地避难的。”
《水浒传》第十八回:“宋江听得这话,神不守舍,慌忙问道:‘兄弟,你这话是真是假?’”
《西游记》第二十七回:“那妖精见行者神不守舍,便把唐僧摄了去。”
《红楼梦》第五十七回:“宝玉听了,心下疑惑,神不守舍,便问道:‘你这话是怎么说的?’”
妙玉自从与宝玉听了黛玉那凄凉的琴声后,恍恍忽忽地回到庵内,念完“禅门日诵”就在禅床上打坐。可是就是神不守舍,老是想起宝玉的话,心跳耳热。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在梦中好像有许多王孙公子要娶她,甚至有强盗持刀执棍威逼她,大病一场
你最近怎么老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