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2:22:3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0:31:38
“弢迹匿光”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藏起自己的踪迹,隐匿自己的光芒”。其基本含义是指隐藏自己的才能和成就,不张扬、不炫耀,保持低调的生活态度。
“弢迹匿光”出自古代的典故,最早见于《庄子》一书。庄子在其哲学思想中强调了无为而治和自然的和谐,提倡人们不应过于追求名利,反而应该保持一种淡泊的心态。这一成语体现了庄子的隐逸思想和对世俗价值观的批判。
在不同的语境中,“弢迹匿光”可用于: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谦逊和低调被视为美德。儒家思想提倡中庸之道,强调不张扬、不追求过多的名利。而在现代社会,面对竞争激烈的环境,“弢迹匿光”也成为一种生存智慧,帮助人们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持清醒和冷静。
“弢迹匿光”让我联想到那些在背后默默付出的人,他们的努力与贡献常常被忽视,但他们的存在是不可或缺的。这种情感引发了我对谦逊的思考,让我在生活中更加注重内心的修炼,而非外在的表现。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我常常遇到比我更优秀的人,他们在取得成就时仍然保持低调。我从中受到启发,努力在自己的学和工作中应用“弢迹匿光”的精神,追求内在的成长而非外在的评价。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融入“弢迹匿光”的主题:
山间月明照古道,
隐者一声唱清风。
弢迹匿光心自足,
淡泊明志不争雄。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humble”或“keeping a low profile”,强调谦逊和不张扬的重要性。尽管文化背景不同,但对于谦虚的赞美在许多文化中都是共通的。
“弢迹匿光”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它提醒我在追求个人发展和成就时,要保持谦逊和低调。这种理解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至关重要,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的深层含义。
彭越观时,弢迹匿光,人具而瞻,翼尔鹰扬。
《文选·陆机〈文赋〉》:“弢迹匿光,不以自表。”
《后汉书·班彪传》:“弢迹匿光,不以自耀。”
《汉书·艺文志》:“弢迹匿光,不以自显。”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弢迹匿光,不以自炫。”
《左传·宣公十五年》:“弢弓矢,匿兵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