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2:2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5:35:49
成语“离鸾别鹄”的字面意思是指离开了鸾鸟,分开了鸿鹄。鸾是传说中的一种美丽的鸟,象征着美好和高贵,而鸿鹄则多用来比喻志向高远的人。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夫妻或恋人之间的离别之情,表达对失去美好爱情或友情的惋惜。
“离鸾别鹄”源自古代文人的诗词,尤其是与离别、思念相关的作品。具体出自《古诗十九首》中的“相见时难别亦难”,强调了离别的痛苦与思念的深重。成语中的“鸾”和“鹄”都是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鸟类,整体上反映了古人对美好情感的追求与对离别的感慨。
在文学作品中,常用于描绘离别或思念的情景,如古典诗词中的离别诗句、现代小说中的情感描写等。在日常对话中,朋友之间谈论分别时也可以使用此成语,表达对彼此的思念。在演讲中,尤其涉及到友情、爱情或亲情的主题时,使用该成语能增强情感的传达。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离别常常被视为一种悲伤的情感,尤其在古代诗词中,离别的主题屡见不鲜。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虽然人们的交流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但离别的情感依然存在,特别是在快节奏的生活中,离别的体验更为普遍。因此,“离鸾别鹄”在现代社会中依然适用,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
“离鸾别鹄”让我联想到那些难以割舍的情感和美好的回忆,尤其是在朋友或恋人之间的分别。每当提及这个成语,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暖流与惆怅,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许。
在我大学时期,有一次与朋友分别,大家聚在一起畅谈,最终不得不说再见。我不由自主地用“离鸾别鹄”来形容那种心情,大家一阵沉默,接着纷纷分享自己的感受,气氛既伤感又温馨。
在某个夏日的黄昏,我写下了一首小诗:
浮云飘渺随风去,
离鸾别鹄情难诉。
愿君常忆旧时光,
共赏明月共此生。
这首诗试图表达虽然离别,但美好的回忆永存心间。
在英语中,有类似表达的短语如“parting is such sweet sorrow”,同样表达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既有悲伤又有美好的回忆。这表明无论文化如何,离别的情感在不同语言中都有其共通性。
通过对“离鸾别鹄”的学*,我认识到离别是人生中的常态,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生活中更加珍惜与他人的相处时光。它提醒我,无论多么美好的时光终将过去,但那份情感和记忆会一直伴随我。
如今是痴梦、好梦、富贵梦都已醒来,觉得依旧,与未梦时反添了许多惆怅,费了许多精神,徒替他们勤作护花铃,而到底终成离鸾别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八回:“宝玉听了,不觉痴倒。想到:‘原来如此。我当她私自去了,不曾想她竟是这般决绝。’想到此处,不觉泪下。”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杜十娘抱持宝匣,向江心一跳。但见:波涛滚滚,白浪滔天,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唐·白居易《长恨歌》:“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