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23:3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1:02:48
“志趣不凡”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志向和兴趣都不寻常”。它传达了一个人具有高远的志向和非凡的兴趣,通常用来形容那些追求卓越、追求理想的人。
“志趣不凡”这个成语的具体来源并不明确,但它的构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和哲学思想中,强调志向和兴趣的重要性。许多古代文人都提到过志向和追求,强调一个人志向的高低可以决定其成就的大小。
该成语常用于: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志向被视为一个人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古代许多文人墨客都强调立志的重要性。“志趣不凡”在现代社会依然适用,尤其是在追求个人发展和职业目标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追求卓越和独特性。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激励人们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同时,它也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各自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人,如科学家、艺术家等。
在我的学*和工作过程中,始终努力保持“志趣不凡”的态度。我曾经参加过一个科研项目,虽然困难重重,但是我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最终获得了成功。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志向和兴趣的重要性。
在某个古老的王国,有一位志趣不凡的年轻人,他立志要探索未知的海域,寻找传说中的宝藏。他的勇气和决心感动了许多人,最终他们一起踏上了冒险的旅程,展开了一场精彩的冒险故事。
在英语中,可以用“extraordinary ambition”或“uncommon interests”来表达类似的意思。虽然这些表达方式在字面上与“志趣不凡”有所不同,但它们在强调个人的追求和理想时,传达出相似的价值观。
通过对“志趣不凡”的学*,我认识到志向和兴趣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激励我在生活中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努力成为一个志趣不凡的人。
明昌间,章宗游春水过焉,闻弦诵声,幸其斋舍,见壁间所题诗,讽咏久之,赏其志趣不凡。
《明史·文苑传·徐渭》:“渭天才超轶,诗文绝出伦辈,志趣不凡,好谈兵。”
《宋史·文苑传·欧阳修》:“修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志趣不凡。”
《南史·刘勰传》:“勰少孤贫,志趣不凡,好学博览。”
《晋书·王衍传》:“衍少有俊才,志趣不凡,好老庄之学。”
《世说新语·文学》:“王夷甫自谓志趣不凡,常以天下为己任。”
使我得宰天下,也当如分肉一般,秉公办事呢!~,平佐汉王定天下,后为丞相,故补叙独详。(蔡东藩《前汉演义》第二十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