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8:34:0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3:59:28
成语“班师回朝”字面意思是“班师”指的是军队回师,返回故乡或朝廷,通常指部队在完成任务后返回。基本含义是指军队完成了出征任务后,凯旋归来,象征着胜利和荣归。
“班师回朝”源于古代的军事用语,最早可以追溯到历史上多次的战争和征讨。在古代,出征的将领在胜利后会带领军队返回朝廷,向报告胜利。这一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左传》、《史记》等古代文献,反映了古人对军事胜利的重视。
“班师回朝”常用于描写军事胜利后的归来,也可以引申用于其他领域,例如事业成功后的回归、庆祝胜利的场合等。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表现壮丽的场面或英雄的归来;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于比喻某人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努力后成功回归。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班师回朝”在**古代文化中承载了对英勇和胜利的崇敬。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仍然适用于描述任何成功的归来,尤其在商业、学术等领域。当个人或团队在经历艰辛后获得成功并返回时,常用此成语表达喜悦和成就感。
“班师回朝”让我联想到荣归故里的场景,带着骄傲和成就感的士兵,受到家乡人民的热烈欢迎。这种归来的情感常常与胜利、团聚、希望和新的开始联系在一起。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有一次我参加了一个长达数月的项目,最终以成功结束,感觉就像“班师回朝”一样。我和我的团队在项目结束时组织了一次庆祝活动,分享我们的成果和经验,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在我创作的一首诗中,我尝试融入“班师回朝”:
征途漫漫风雨行,
铁骑铮铮归故城。
班师回朝众欢呼,
荣耀与共共此生。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呈现。例如,在英语中,可以用“return victorious”或“triumphant return”来表达类似的意思,强调胜利后归来的荣耀和成就。
通过对“班师回朝”的学*,我更深刻地理解了这一成语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描述一种状态,更是承载着历史、文化和情感的丰富内涵。这种成语的运用能够为我的表达增添深度和情感,也让我在生活中更加注重那些值得庆祝的成功时刻。
你奉圣旨破吐蕃,定西夏,班师回朝,便当请功受赏。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乃班师,以归成都。”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光武乃班师,以归洛阳。”
《汉书·王莽传上》:“莽乃班师,以归长安。”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引兵东归,班师回朝。”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班师,以归于晋。”
后主(刘禅)下诏,宣孔明班师回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