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4:28:3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0:45:53
“得胜回朝”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获得胜利后回到朝廷”。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在战争或某种竞争中取得了胜利,凯旋而归,带着荣耀和成就回到自己的国家或家乡。
“得胜回朝”源于古代战争时期,体现了古人对武将或士兵胜利归来的尊重与赞美。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描述那些为国家或民族作出贡献的人,表现出一种光荣与荣耀的情感。在文学作品中,类似的情境可以在《史记》中找到,描述了许多将领在战斗中获胜后返回朝廷的场景。
“得胜回朝”通常用于描述军事胜利的场合,但也可以引申到其他领域,如事业成功或学业进步等。在文学作品中,常常用来表现主人公在经历了艰辛后取得的成功。日常对话中,朋友之间也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庆祝某人的成功,比如升职、竞赛获胜等。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战争和胜利常常被视为一种荣耀,古代士人对战争的态度复杂且多元,既有对武功的尊重,也有对战争后果的深刻反思。“得胜回朝”不仅是对个人英雄主义的赞美,也反映出对集体荣誉的追求。在现代社会中,这个成语仍然适用,常用来激励人们在各自领域追求卓越。
“得胜回朝”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激动与自豪,联想到战斗的艰辛与成功的喜悦。这种胜利的情感可以激励人们在生活与工作中不断追求进步,克服困难。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有一次参加学校的辩论赛,经过激烈的争辩,最终赢得了比赛。回到学校时,大家都为我们的胜利感到高兴,那一刻我就想到了“得胜回朝”,仿佛自己也成为了带着荣誉归来的英雄。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使用这个成语:
千里征途如梦幻,
得胜回朝共欢颜。
英雄归来万众庆,
无畏艰辛路漫漫。
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胜利归来的赞美与庆贺。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也存在。例如,英语中有“victorious return”或“triumphant return”,同样用于描述胜利后归来的情景。这些表达都强调了胜利的荣耀和归来的喜悦,反映出各文化对成功和成就的认可。
通过对“得胜回朝”成语的学,我深刻认识到它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一个描述胜利的成语,更蕴含了对奋斗、荣耀和成就的情感。这个成语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帮助我更好地传达积极向上的情感与态度。
老将军,你这一去,小心在意者,若得胜还朝,圣人自有加官赐赏哩。
《清史稿·曾国藩传》:“国藩以功封一等毅勇侯,还朝,帝赐宴,命入直军机。”
《明史·戚继光传》:“继光以功进都督同知,封威远伯,还朝,帝赐宴劳之。”
《宋史·岳飞传》:“飞大破贼,斩首数千级,余党悉降。飞还朝,帝赐飞金帛,封武昌县开国子。”
《旧唐书·李光弼传》:“光弼以功加司空,封郑国公,还朝,帝御安福门待之,进位侍中。”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还,天子遣使者劳军于道,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
以为这一吓,人家就会闭口,自己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