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7:05:4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6:30:41
“细大不逾”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细的和大的都不能超过”,其基本含义是指事物在某种范围内都要保持在规定的界限内,强调事物的规范性和严谨性。
“细大不逾”出自《尚书·大传》。原文讲述了统治者在治理国家时,不论大小事务都应遵循一定的规则和规范,反映出古代对治理和管理的重视。这一成语在历史上被用来强调规范、秩序的重要性。
“细大不逾”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在传统文化中,讲究礼仪、规则和秩序,细大不逾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规范和纪律的重视。在现代社会中,该成语依然适用,尤其是在工作、学习和人际交往中,强调遵循规则的重要性。
“细大不逾”给人的情感反应是严谨和负责,联想到一个人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的态度。这种态度在生活中常常能够带来积极的效果,激励人们更加注重细节。
在工作中,有一次我负责一个项目的策划,遵循细大不逾的原则,确保每个步骤都经过仔细审核,最终项目获得了成功。这让我意识到,细节往往决定成败。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这样描述:“小村庄里,村民们遵循着细大不逾的原则,精心耕作,守护着每一寸土地。正是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使得村庄年年丰收,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富饶之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stick to the rules”或“follow the guidelines”,这些表达也强调遵循规则的重要性。不同文化中对于规则的重视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但良好的规范意识普遍受到认可。
通过对“细大不逾”的学习,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规范和秩序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实际生活中更加注重细节与规则的遵循。
物得其常乐极,极之所集曰声,声应相保曰和,细大不逾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