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0:47:0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9:28:46
成语“寻根究底”字面意思是寻找根源,追究到底。它的基本含义是指深入探讨问题的根本原因或事情的真相,强调追求事物的本质和真实情况。
“寻根究底”这个成语的具体历史源头并不明确,但它的构成部分“寻根”和“究底”分别强调了对事物本源和底细的追求。古代文人常以“寻根”来指代对事物起源的探索,而“究底”则表示对事物的深入了解。类似的表达在古代文学中很常见,反映了人们对真相的渴求。
“寻根究底”可以在多种场景中使用,例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重视对事物本质的探讨和真相的追求,以求得智慧和进步。因此,“寻根究底”在社会上往往被视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尤其是在科学研究和哲学思考中,强调对事物深入的理解。
“寻根究底”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的,联想到探索、求知和理解的过程。它激励人们不仅要看到事物的表面,更要深入思考和分析。
在我的学*过程中,我常常会在研究某个主题时“寻根究底”,比如在写论文时,我会追溯资料的来源,以确保论据的可靠性。这种方法让我在学术上得到了更深的理解,也提高了我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
寻根究底问天边,
真相如风随意旋。
层层雾霭渐消散,
明朗时刻更难忘。
在英语中,可以用“get to the bottom of something”来表达类似的意思,但文化背景可能有所不同。在西方文化中,虽然也强调追求真相,但对结果的直观和实用性可能更为关注。
通过对成语“寻根究底”的学,我深刻认识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是多么重要。这种思维方式不仅帮助我更好地理解知识,也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细致和周到。
《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秦重寻根究底,问得详细。”
《聊斋志异·卷一·考城隍》:“宋公寻根究底,问其来历。”
《老残游记》第十三回:“老残寻根究底,问得明白。”
《儒林外史》第三十回:“杜慎卿寻根究底,问出实情。”
《红楼梦》第五回:“宝玉听了,便寻根究底,问个不休。”
刘姥姥到大观园里走亲戚,贾母与凤姐留她住几天,他们大摆酒宴,让刘姥姥讲一些乡下的奇闻趣事。刘姥姥则信口开合讲一个茗玉小姐17岁死后成仙,地方人们为她建庙。宝玉听了想寻根究底弄个明白,打发家人茗烟去村上核实
这个学生对学习有股钻劲,什么问题都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