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5:44:0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3:09:26
“霹雳手”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像霹雳一样的手”,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做事情迅速而果断,具有极强的执行力。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某人的手段或行为极为直接、迅速和有效。
“霹雳手”的具体历史背景较为模糊,但可以推测其来源与“霹雳”这一词语的特性有关。霹雳通常指雷电的声音,象征着迅猛、震撼和突如其来的力量。因此,结合“手”字,可以理解为在处理事务时,采取极具冲击力的方式。该成语可能在古代的武侠小说或戏曲中演变而来,形容武功高强、出手迅猛的角色。
“霹雳手”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现代社会中,“霹雳手”作为一种积极的描述,通常用于强调效率与果断,符合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它也反映了人们对高效能和快速反应能力的重视,尤其在商业、科技等领域。
“霹雳手”给人的情感反应是激动和期待,联想到果决、果敢的做事风格。这种表现力能够激励他人,也能在言语中传达出一种力量感。
在我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中,曾经遇到过需要快速决策的情况。通过运用“霹雳手”的思维方式,我能够在压力下作出果断的选择,避免了拖延和犹豫。
在一首小诗中,我尝试将“霹雳手”融入:
雷声轰鸣霹雳手,
一击即中破千愁。
心中坚决无所惧,
勇敢前行路自遒。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take swift action”或“strike like lightning”,都强调迅速和果断的行动。这些表达在不同文化中同样反映了对效率和决策能力的重视。
通过对“霹雳手”的学习,我认识到果断和迅速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思考问题时更加注重效率和执行力。
崇义大惊,谢曰:‘公何忍藏锋以成鄙夫之过!’由是大知名,号为‘霹雳手’。
唐朝时期,年轻漂亮的裴琰之任同州司户参军,刺史李崇义看不起他,给他出难题,把州中积压多年的旧案数百件交给他,让他短期内判完。裴琰之很快判完,而且判词非常妥当。李崇义大吃一惊,从此刮目相看。裴琰之因此获“霹雳手”的美称
诉牒旁午来,剖断不留宿,虽非~,遇事颇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