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6:5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1:38:26
“殷鉴不远”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殷朝的鉴戒并不遥远”。它的基本含义是:从历史上吸取教训,以避免再次犯错。这个成语强调了历史教训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决策和行动时应当参考过去的经验。
“殷鉴不远”出自《尚书·大禹谟》,原文为“殷之鉴,不远”,意指殷商的灭亡是一个警示,它离我们并不遥远。殷朝的灭亡是因为统治者腐败无道,从而导致了国家的覆灭。这个成语强调了历史的教训,警示后人要引以为戒。
“殷鉴不远”可以用于多种场合: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历史被视为智慧的源泉,许多成语都强调从历史中学的重要性。“殷鉴不远”反映了这种文化背景,尤其是在古代,历史常常被用来警示后人。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历史教训的借鉴显得更为重要,尤其在政治和经济领域。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历史的沉重和教训的深刻。每当我听到这个成语时,都会想起那些因不吸取教训而导致失败的历史**,感受到一种警觉和责任。这种情感促使我在生活中更加注重总结经验教训。
在我的工作中,曾有一次项目因忽视过去的反馈而遭遇失败。事后,我深刻反思了“殷鉴不远”的道理,意识到我们应该定期回顾项目的得失,以避免重复错误。从那以后,我在团队会议上提倡总结经验,确保我们能从过去的教训中学*。
在一首关于历史的诗歌中,可以这样写:
千年沧桑映月明,
殷鉴不远警世声。
昔日教训铭心间,
今朝行动慎为行。
这首诗表达了从历史中学*的重要性,体现了“殷鉴不远”的深刻内涵。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Learn from history”或“History repeats itself”,都强调了吸取历史教训的重要性。然而,中文的“殷鉴不远”更具历史感和文化深度,强调了特定历史**对后人的影响。
通过对“殷鉴不远”的学*,我深刻理解到历史教训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面对重要决策时更加谨慎。它提醒我时刻保持对历史的敬畏,以便在未来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资治通鉴·汉纪·光武帝建武二年》:“殷鉴不远,在王莽之世。”
《后汉书·班彪传》:“殷鉴不远,在光武之世。”
《汉书·贾谊传》:“殷鉴不远,在秦二世之世。”
《史记·殷本纪》:“殷鉴不远,在汤武之世。”
《左传·宣公十五年》:“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商朝末期,商纣王昏庸无能,对内残暴统治,社会十分腐败。西方诸侯之长的“西伯”周文王曾怀着一片好心,提出诚恳的劝告:殷商的教训不必向远处去找,就在夏桀那一代。商纣王没有接纳,终于被周武王所灭
宋与金的历史,对崇桢说来,~,而他绝不愿在臣民心目和后代史书中被看成是懦弱无能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