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1:10:0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1:38:30
成语“殷浩书空”由四个字组成,其中“殷浩”是一个人名,通常指代东汉末年间的名士殷浩,而“书空”则意指在空中书写,传达出一种理想化的境界或心境。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殷浩在空中书写,象征着一种高远的理想和追求,整体含义指的是追求卓越和理想的精神。
“殷浩书空”出自《后汉书·殷浩传》,其中讲述了殷浩的才华和理想。殷浩被称为“书空”,是因为他在书法和思想上都有着极高的造诣,常常以高远的志向为目标。历史背景是东汉时期,社会动荡,士人面对的困境使得他们的理想常常难以实现。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士人讲究志向和理想,殷浩书空反映了这一文化背景。它不仅代表个人的追求,也象征着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现代社会,这种追求依然适用,特别是在创业、学术等领域,激励人们不忘初心,追求更高的目标。
“殷浩书空”给人一种壮志凌云的感觉,激励人们在面对生活的挑战时,能够保持理想和信念。这种情感反应可能激发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和追求,使人们更积极地面对困难。
在我的生活中,我常常会用“殷浩书空”来激励自己。在面临职业选择时,我会提醒自己要追求卓越,而不是安于现状。这种心态在我取得一些小成就时,给予了我继续努力的动力。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融入“殷浩书空”:
云卷云舒映理想,
殷浩书空志四方。
千帆竞发追梦去,
只羡风光不羡凉。
这首诗表达了追求理想的决心和对未来的憧憬。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reach for the stars”(追逐星星),强调追求卓越和理想的精神。这些表达在不同文化中都传达出对理想的追求,体现了人类共同的价值观。
通过对“殷浩书空”的分析,我深刻理解到这个成语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敬仰,更是对理想和追求的强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时刻保持理想和信念,追求更高的目标。这种精神在各种文化中都是共通的,值得我们珍视并传承。
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东晋扬州刺史殷浩与大将桓温不合,王羲之劝他大敌当前应以国事为重,殷浩不但不听,领兵北伐,屡战屡败,被废为平民,流放到信安,他整天无忧无虑地读书吟诗,老是在纸上写“咄咄怪事”四个字来表示心中的不平
流水不鸣而似鸣,高山是寂而非寂。坐客别去者,皆作~,谓咄咄怪事无有过此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