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34:1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6:49:03
“同床异梦”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同在一张床上,但做着不同的梦”。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在某种关系或合作中,尽管表面上同处一处,实际上却有着各自不同的想法或目标,常常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或不和谐。
“同床异梦”最早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月夜忆舍弟》。在这首诗中,杜甫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之情,提到“同床共枕”的亲密关系,但也暗示了人们内心的不同追求和理想。这种对比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既可以有亲密关系,又可能存在思想上的隔阂。
该成语常用于描述家庭、朋友、合作伙伴或政党之间的关系。在日常对话中,可能用于讨论某种合作的局限性;在文学作品中,它可以用来描绘复杂的人际关系。在演讲中,可能用于强调团队的凝聚力和一致性的重要性。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同床异梦”在**传统文化中强调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尤其是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微妙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成语在现代社会也依然适用,反映了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与合作。
这个成语常常引发一种孤独感或无奈感,因为它暗示着即使身处亲密关系,内心却可能存在隔阂。这种情感反应让人反思亲密关系的脆弱性与多样性。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有时候与朋友的合作项目中,我们的目标和期待并不一致。这让我体会到“同床异梦”的现实,尽管我们有共同的朋友,但每个人对项目的期望却可能截然不同。
在一首小诗中:
“同床异梦夜漫漫,
虽共话语心无间。
情谊如水流不断,
愿梦相随共此缘。”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sleeping in the same bed but dreaming different dreams”,意指表面上的亲密关系与内心的隔阂。这种表达在不同文化中都反映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深刻性。
“同床异梦”让我意识到人际关系中沟通的重要性。理解并尊重他人的想法和目标,才能更好地维护关系。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提醒我注意潜在的误解和复杂性,为我的交流增添了深度和细腻。
同床各做梦,周公且不能学得,何必一一说到孔明哉!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四回:“他两个同床异梦,早已各不相干了。”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夫妻同床异梦,各有一心。”
《儒林外史》第十回:“两人同床异梦,各怀鬼胎。”
《聊斋志异·阿绣》:“生与女同床异梦,各不相扰。”
《红楼梦》第五回:“宝玉听了,心下暗想:‘原来他二人同床异梦,各怀心事。’”
但彼等乌合之众,~,一战即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