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6:39:1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7:44:34
“坐卧不宁”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坐着和躺着都感到不安。基本含义指的是心情烦躁、无法安静下来,常用于形容因忧虑、焦虑等情绪而感到无法安心的状态。
“坐卧不宁”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该成语原文为“君子坐而不安,卧而不宁。”寓意君子在面临重大事情时,心中无法平静,坐着也不安稳,躺着也无法入睡,强调了忧虑的深重。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坐卧不宁”在传统文化中常用于描述有责任心的人在面对困境时的纠结与不安,反映了社会对责任感和道德义务的重视。在现代社会,随着压力与焦虑的普遍存在,这一成语依然适用,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
该成语常带给人不安、焦虑的情感联想。它提醒我们生活中难免会遭遇烦恼,反映出人们面对压力时的脆弱与无奈。这种共情可以促进更深入的理解与沟通。
在我个人经历中,曾因工作压力而感到“坐卧不宁”。那段时间,我尝试通过**和冥想来缓解焦虑,结果效果显著,心情逐渐平静下来。
夜深人静,窗外的风轻轻吹拂,我躺在床上,心中却坐卧不宁。明天的面试如同一座巨山,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思绪纷飞,唯有对未来的期待成为我不安心灵的唯一寄托。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是“restless”,同样用于形容无法安宁的状态。不同文化中,尽管表达形式不同,但都传达了因焦虑或忧虑而无法平静的共同情感。
通过对“坐卧不宁”的学,我对压力与焦虑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意识到在日常生活中表达这些情感的重要性。这一成语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让我更能体会他人的感受,增强了沟通的有效性。
各事冗杂,亦难尽述,因此忙的凤姐茶饭无心,坐卧不宁。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四回:“我自从接到电报之后,坐卧不宁,只想早早赶回去。”
《聊斋志异·聂小倩》:“宁采臣自那夜之后,坐卧不宁,心中总是想着小倩。”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秦重在家,坐卧不宁,一心只想着花魁娘子。”
《儒林外史》第三十四回:“杜少卿在家,坐卧不宁,想着要到南京去。”
《红楼梦》第五十七回:“宝玉听了,心中越发坐卧不宁。”
那劣绅不知何日要戴高帽子,每日在家放心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