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06:4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7:44:16
成语“坐于涂炭”的字面意思是“坐在涂抹的炭火上”,比喻处于极为困苦或悲惨的境地,生活艰难,受尽磨难。它强调了在困境中无能为力的状态。
“坐于涂炭”出自《左传》,原文为“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坐于涂炭,居于风雨。”这里的“涂炭”意指身处困境。成语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苦难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人们命运的同情。
该成语适用于描述个人或集体面临困境的情况,例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成语“坐于涂炭”表达了对苦难的深刻同情和对人们命运的关注。现代社会中,面对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加大等问题,该成语依然适用,提醒人们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
“坐于涂炭”让我联想到无助和绝望的情感,尤其是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困境时。这种感情不仅仅是个人的体验,也是一种对社会现象的反映,激发了对社会公正与人道主义的思考。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目睹一位朋友因失业而陷入困境,他的生活状况让我深感同情。我在与他的交流中提到“坐于涂炭”,希望能引起他对未来的思考,鼓励他寻求帮助和支持。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融入这个成语:
风雨交加夜漫漫,
孤舟独行似涂炭。
愿得明日青云路,
不再坐于苦难间。
通过诗歌的形式,展示了对困境的感悟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在英语中,可以用“in dire straits”来表达类似的意思,意指处于极为困难的境地。尽管两者背景不同,但都强调了人们在逆境中的无助感。
通过对“坐于涂炭”的学*,我深刻理解了成语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让我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和人类共同的命运。成语的运用增强了我的表达能力,使我在交流中更加生动而有力。
立于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
《后汉书·袁绍传》:“绍曰:‘吾闻君子不坐于涂炭。今吾坐于此,是何也?’”
《汉书·王莽传下》:“莽曰:‘吾闻君子不坐于涂炭。今吾坐于此,是何也?’”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吾闻之,君子不坐于涂炭。今吾坐于此,是何也?’”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使士会平王室,王室既平,士会归,晋侯问焉,曰:‘王室何如?’对曰:‘王室如毁,臣坐于涂炭。’”
《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曰:‘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坐于涂炭,非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