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2:55:4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5:20:34
成语“刳胎杀夭”字面意思是“剖开胎儿,杀死幼小的生命”,主要用以形容对事物的过早干预或破坏,尤其是指对某些事物在尚未成熟或未成形之前进行的摧毁行为。它的基本含义强调了不应过早地中断或摧毁某种发展过程。
“刳胎杀夭”出自《左传·昭公元年》,原文中提到“刳胎杀夭,犹如弃子”,隐喻早期的破坏和对潜在事物的无情打击。这个成语常常与对新生事物的保护和对潜力的珍视相联系,做为警示以免过早地采取行动。
该成语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成语常常蕴含着深厚的哲理和教育意义。“刳胎杀夭”反映出对生命过程的尊重,以及对事物成长周期的理解。在现代社会中,尤其在创业、教育等领域,强调耐心和细致的重要性,与成语的精神相契合。
该成语让我联想到新生事物的脆弱和需要呵护的特质,给人以一丝忧虑。它提醒我们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不应忽视事物的自然发展过程。
在我个人的学和工作中,我常常遇到需要耐心等待结果的情况,比如在学一项新技能时,急于求成往往会导致挫败感。因此,我会提醒自己不要“刳胎杀夭”,应给自己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去成长。
在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嫩芽从泥土中探出头来,犹如一个刚刚诞生的生命。若我们在此时施加压力,便如同刳胎杀夭,终将错过它的繁盛。“让每一株小苗都能在阳光下茁壮成长,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killing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s”,意指过早地剥夺潜力和利益。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思想都是强调对未来潜力的珍视和保护。
通过对“刳胎杀夭”的学*,我认识到在生活和工作中,等待和耐心的重要性。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面对各种挑战时,能够更加理智和从容。它提醒我珍惜每一个成长的机会,静待花开。
刳胎杀夭则麒麟不至郊,竭泽涸渔则蛟龙不合阴阳,覆巢毁卵则凤凰不翔。
《晋书·王导传》:“刳胎杀夭,违天害理。”
《后汉书·杨震传》:“刳胎杀夭,伤和致灾。”
《汉书·王莽传下》:“刳胎杀夭,逆天之道。”
《史记·孔子世家》:“刳胎杀夭,则麒麟不至郊。”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刳胎杀夭,不祥莫大焉。”
~,麒麟不游,覆巢毁卵,凤凰不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