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33:5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0:37:38
“朱口皓齿”是一个形容人面容美丽,尤其是形容嘴唇红润、牙齿洁白的成语。字面上,“朱口”指红色的嘴唇,“皓齿”则指洁白的牙齿。整体表达的意思是指一个人的容貌十分出众,特别是在口腔的美丽之处。
“朱口皓齿”出自《红楼梦》,原文为“口含朱唇,齿白如皓”,描绘了林黛玉的美丽。成语的形成与古代对美的标准有关,强调了嘴唇与牙齿在面容美中的重要性。
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形容女性的美丽,如在诗词中描绘美女。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人的外貌吸引人,尤其是在谈论年轻人或恋爱话题时。在演讲或写作中,用作对某些人的赞美,强调其外表的吸引力。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朱口皓齿”在**传统文化中强调外表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对女性的审美标准上。这种标准影响了文学、艺术以及社会交往。在现代社会,尽管外貌仍然被重视,但随着对内在美的强调,这个成语的使用可能带有一些讽刺或夸张的意味。
“朱口皓齿”让我联想到古典文学中那些温婉动人的女子形象,仿佛能感受到她们的温柔与优雅。这种美的联想在表达上也让我更加注意到对人的赞美及对美的追求。
在一次朋友聚会上,我用“朱口皓齿”来形容一位新认识的朋友,她不仅外表美丽,性格也十分开朗。这个成语不仅准确地传达了我的赞美,也让气氛更加轻松愉快。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朱口皓齿”:
月下轻歌声声绕,
朱口皓齿笑嫣然。
花前月下共徘徊,
何必浮华逐景欢。
这样的使用展示了成语的灵活性,融入了诗歌的情感与意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rosy lips and white teeth”,意指美丽的嘴唇和洁白的牙齿。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对美的赞美在各文化中普遍存在。
通过对“朱口皓齿”的分析,我认识到成语不仅是语言的工具,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它们在日常交流中不仅丰富了表达,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背景。在语言学*中,理解这些成语的内涵与使用场景,有助于提升我的表达能力和文化理解力。
魂乎归徕,听歌譔之。朱唇皓齿,嫭以姱只。
目波澄鲜,眉妩连娟,~,修耳悬鼻,辅靥颐颔,位置均适。(清·陈森《品花宝鉴》第三十八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