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3:51:2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0:37:58
“朱弦三叹”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用红色弦乐器演奏时发出三次叹息”。其基本含义是形容音乐或诗歌的优美动人,以至于让人感叹不已。常用于赞美艺术作品的美感。
“朱弦三叹”出自于《史记·李将军列传》,描述了李广在战斗时听到美妙音乐而感慨不已的情景。这个成语强调了音乐的魅力和对人的情感影响。
这个成语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在**传统文化中,音乐和诗歌被视为高雅艺术,常常与情感、哲理相结合。成语“朱弦三叹”体现了一种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美的向往。在现代社会中,尽管生活节奏加快,但人们对艺术的欣赏依然存在,这个成语仍然在对话和创作中具有重要的适用性。
“朱弦三叹”让我联想到那些动人的音乐瞬间,或是读到优美诗句时的感动。这种情感反应激发了我对艺术的热爱,也让我更加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在我参加的一次音乐会中,演奏者的表现让我感受到音乐的力量,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朱弦三叹”。我在分享这次经历时,使用了这个成语,生动地传达了音乐带来的感动。
在某个寒冷的夜晚,我独坐在窗前,听着窗外的风声,如同“朱弦三叹”,每一声叹息都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故事。风中似乎藏着千古的诗篇。
在其他文化中,也存在类似表达艺术魅力的成语或短语。例如,英语中有“music to my ears”,用于形容听到美妙的音乐或消息。虽然表达的方式不同,但都强调了音乐和艺术的感人力量。
通过对“朱弦三叹”的学,我认识到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多样性。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对音乐的赞美,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表达。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能够灵活运用这样的成语是极其重要的,它帮助我更生动地传达情感和思想。
《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
《文选·嵇康<琴赋>》:“于是器冷弦调,心闲手敏,触批如志,唯意所拟。初涉《渌水》,中奏《清徵》,雅昶《唐尧》,终咏《微子》。宽明弘润,优游躇跱,拊弦安歌,新声代起。歌曰:‘凌扶摇兮憩瀛洲,要列子兮为好仇。餐沆瀣兮带朝霞,眇翩翩兮薄天游。齐万物兮超自得,委性命兮任去留。’激清响以赴会,何弦歌之绸缪。”
《文选·刘桢<赠五官中郎将>诗》:“清歌制妙声,万舞在中堂。金罍含甘醴,羽觞行无方。长夜忘归来,聊且为大康。四牡向路驰,欢悦诚未央。”
《文选·陆机<文赋>》:“虽一唱而三叹,固既雅而不艳。”
《礼记·乐记》:“朱弦而疏越,一唱而三叹,有遗音者矣。”
清·查慎行《送陈泽州相国予告归》诗:“《流水》一弹真绝调,~有余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