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8:23:4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8:48:17
“行有余力”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在行动中还有余力”,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在完成某项工作或任务后,仍然有多余的精力和能力去做其他事情。常用于形容一个人能力强,能兼顾多项任务。
“行有余力”出自《论语·卫灵公》。其中,孔子提到:“君子之行,行有余力。”这句话强调君子在做事时,除了完成主要任务外,还应有余力去帮助他人或处理其他事务。成语的使用反映了儒家强调的仁爱和责任感。
“行有余力”可应用于多种语境: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个人的能力与社会责任。成语“行有余力”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对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的重视。在现代社会,该成语同样适用,鼓励人们在职场和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以便能够帮助他人或承担更多的责任。
“行有余力”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激励着人们不断追求进步和成长。它让我联想到个人的成长过程,努力工作、学*并帮助他人的喜悦。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参与过一个志愿者活动,虽然工作繁忙,但我还是抽出时间去帮助一些需要关爱的人,这让我深刻体会到“行有余力”的内涵。
在一首小诗中可以这样写:
晨光初照行无阻,
书海遨游尽余力。
助人之事心向往,
行有余力共此生。
在英语中,可以用“have the bandwidth”来表达类似的含义,虽然两者在具体用法上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能力与精力的余裕。
“行有余力”不仅是对个人能力的肯定,更是对社会责任的呼唤。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关注自身的成长,同时也要关注他人的需求,努力成为一个更加有责任感的人。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至整顿一层,不如待天气清明以后,或官已做稳,~时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