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7:33:1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2:51:00
成语“人多嘴杂”的字面意思是人多了,嘴也就多了,形容说话的人多,意见纷杂,常常指在一个场合中,有很多人发表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导致信息混乱或难以辨别真伪。它的基本含义是表达人多口杂,容易产生纷争或混乱。
“人多嘴杂”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它的构成显然是通过对人和嘴的数量关系的观察而来的。在古代社会,**、讨论中的人多嘴杂的现象是常见的,因此这个成语能够很好地反映社会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尤其是在信息传播的环境中。
“人多嘴杂”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中: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渠道日益丰富,社交媒体的发展使得“人多嘴杂”现象更加明显。各种意见、信息交织在一起,形成复杂的舆论环境。因此,这个成语在当今社会中的适用性仍然强烈,特别是在处理信息时,提醒人们要有辨别能力。
“人多嘴杂”常常带有一种无奈的情感,特别是在信息不清晰或纷扰的情况下。它让我联想到在一些重要讨论中,虽然人们想要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却因为太多的声音而导致决策的难以落实。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在一个朋友聚会上,大家对某个热门话题发表各自的看法,结果意见相互矛盾,导致我们讨论无果。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人多嘴杂”的道理,强调了在讨论中清晰表达和倾听的重要性。
在一个热闹的市场上,人们纷纷在小摊前议论:“这水果真新鲜!”,“听说这个价格很划算!”,“你听说过这家店吗?”人多嘴杂,叫卖声、议论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在诉说着这个城市的繁华与喧嚣。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too many cooks spoil the broth”,字面意思是“太多的厨师会毁了汤”,传达的是相似的概念,强调了在某些情况下,过多的意见和干预会导致结果的不理想。
通过对“人多嘴杂”的学*,我更加理解了在信息传播和交流中的重要性,认识到在复杂的意见面前,保持理性和清晰思维是多么的重要。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帮助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处理与他人的沟通。
闺臣恐人多嘴杂,说话不便,即同良箴、红蕖、紫绡另在一房居住。
《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一回:“这里人多嘴杂,你还是少说为妙。”
《官场现形记》第十六回:“这里人多嘴杂,你还是少说为妙。”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七回:“这里人多嘴杂,你还是避着点好。”
《儒林外史》第四回:“我们县里人多嘴杂,说什么的都有。”
《红楼梦》第五十五回:“这里人多嘴杂,说什么的都有。”
他们这里~,说好话的人少,说歹话的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