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1:19:5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2:55:22
“满腹珠玑”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肚子里装满了像珠子和珍贵宝石般的智慧和才华。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一个人学识渊博,才华横溢,能够说出许多珍贵的见解或意见。
“满腹珠玑”源于古代文人的自我修养和对知识的追求。此成语最早见于《庄子》,其中提到珠玑象征着宝贵的知识和智慧。珠和玑都是指珍贵的宝物,寓意着知识的珍贵和难得。
该成语适用于多种场合,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知识和智慧被视为极为重要的品质,尤其在科举制度盛行的时代,读书人被赋予了很高的社会地位。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的快速传播,知识的获取和分享依然被重视,因此“满腹珠玑”在当今仍具有积极的适用性。
“满腹珠玑”让我联想到那些在知识交流中表现出色的人,他们能够用智慧的言辞启迪他人,展现出知识的魅力和力量。这个成语传达出一种自信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人感受到知识的光辉。
在我自己的学和工作中,曾经参加过一次学术讨论会,许多专家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听他们的发言让我感受到“满腹珠玑”的力量,激励我在自己的领域不断学和积累知识。
在一首小诗中,我尝试融入“满腹珠玑”的意象:
春风拂面学海游,满腹珠玑心自愁。
才思泉涌如潮涌,愿将智慧共人收。
在英语中,可以与“a wealth of knowledge”进行比较,虽然两者都强调知识的丰富性,但“满腹珠玑”更多地强调了知识的珍贵性和独特性。
通过对“满腹珠玑”的深入理解,我认识到知识和智慧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在交流中的力量。这不仅提升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让我更加珍视学与分享的过程。在未来的学和生活中,我将以“满腹珠玑”为激励,努力追求更深厚的知识和智慧。
只知外貌之粉泽,谁料满腹填珠玑。
《清史稿·文苑传一·朱彝尊》:“彝尊博学多识,工诗古文,与王士禛称南北两大宗。其文滂沛,满腹珠玑,尤长于考证。”
《明史·文苑传二·徐祯卿》:“祯卿少与唐寅善,寅荐之沈周、杨循吉,由是知名。为文滂沛,满腹珠玑,诗尤工致,时人比之李白。”
《宋史·文苑传六·刘恕》:“恕为人强记,读书数万卷,于书无所不读,满腹珠玑,尤精史学。”
《旧唐书·文苑传上·杨炯》:“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炯尝谓人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当时议者,亦以为然。炯文思如涌泉,满腹珠玑,尤长于碑志。”
《南史·王僧孺传》:“僧孺幼聪慧,读书数行并下,过目皆忆,文章满腹珠玑。”
仁兄~,胸藏锦绣,区区小事,势如反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