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5:12:2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4:31:03
成语“兴复不浅”字面意思是指恢复和兴起的程度不浅,形容恢复的事情非常显著、深远。通常用来指代某种事业、文化或经济等方面的复兴过程,强调其重要性和深远影响。
“兴复不浅”出自《南史·陈宗懿传》。在历史背景上,这个成语与**历史上多个朝代的更迭与复兴有关,特别是在经历了战乱或动荡后的社会复兴,反映了人们对繁荣和稳定的渴望。
“兴复不浅”可以在多种情况下使用,例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复兴意味着希望和未来,尤其是在经历动荡和困苦之后,人们对复兴的渴望更为强烈。现代社会中,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交流的加深,复兴的概念也不断演变,表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兴复不浅”带给人的情感反应往往是积极向上的,联想到奋斗与希望,激励人们在面对困境时不放弃。它在表达时常伴随着对未来的期待与信心。
在我个人的生活中,曾经历过一个团队在项目失败后通过努力再次崛起的过程。那段时间,大家都非常团结,最终项目成功,令我深刻体会到“兴复不浅”的含义。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岁月如歌逐浪涌,
兴复不浅心自强。
山河重展新辉煌,
万众齐心共辉煌。
这首小诗通过“兴复不浅”表达了人们在经历困难后团结奋斗、再创辉煌的决心。
在英语中,可以使用“revival”来表达复兴的概念。虽然“revival”侧重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复苏,但与“兴复不浅”在表达的积极意味上有相似之处。
通过对“兴复不浅”的学*,我认识到这个成语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传达希望与奋斗精神时。它不仅反映了历史的教训,也激励着我们在现代生活中勇于追求复兴和进步。
俄而率左右十许人步来,诸贤欲起避之,公徐云:‘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便据胡床,与诸人咏谑,竟坐甚得任乐。
晋朝时期,庾太尉在武昌经常与一些朋友登南楼赋诗游玩,一次朋友们玩得尽兴,庾公率十来人前来,诸贤士准备回避,庾公慢条斯理说道:“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于是坐在胡床上与朋友纵情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