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47:5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4:31:03
“兴利除害”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兴起利益,消除害处”。基本含义是指通过积极的行动来创造利益,同时消除对社会或个体造成伤害的事物。它强调了在推动发展的同时,应该关注并解决潜在的问题和危害。
“兴利除害”出自于古代文献,具体的出处并不明确,但可以从其构成的字词中理解其含义。成语中的“兴利”指的是促进和创造利益,而“除害”则强调消除危害。其表达的核心思想在古代的政治和社会治理中十分重要,尤其是在儒家思想影响下,倡导为民利益、消除社会害处的治理理念。
“兴利除害”可以用于政治、经济、社会治理等多个领域。在政治演讲中,可以用来强调政府的责任;在商业环境中,可以指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关注社会责任;在日常对话中,也可以用来讨论个人或集体在生活中应有的责任感。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社会责任、民生福祉的理念根深蒂固。成语“兴利除害”反映了这一文化背景,表明在追求发展时,不能忽视对社会及环境的影响。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依然适用,尤其是在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日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
“兴利除害”这个成语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激励人们关注社会问题,推动积极的改变。它让我联想到那些为社会奉献、不懈奋斗的志愿者和社会工作者,他们在生活中践行着这一理念。
在我的生活中,曾参与过一次社区清理活动,活动的目的就是兴利除害,改善社区环境。通过这种实践,我深刻体会到这个成语的意义,也意识到每个人都可以为社会的进步贡献一份力量。
在一首小诗中,可以这样表达:
兴利除害心相连,
共筑和谐新家园。
携手前行不畏惧,
美好未来在眼前。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promote benefits and eliminate harms”,虽然没有直接的成语对应,但其内涵相似,强调在追求利益的同时要关注风险和危害。这反映出不同文化对社会责任和利益追求的共同关注。
通过对“兴利除害”的学,我更加认识到社会责任的重要性。这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应当遵循的原则。它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和集体利益时,必须关注并解决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一理念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也极为重要,有助于我更好地理解和传递积极的社会信息。
为民兴利除害,正民之德。
《资治通鉴·汉纪·武帝元狩四年》:“兴利除害,务在节用。”
《后汉书·王符传》:“兴利除害,务在节用。”
《汉书·食货志下》:“兴利除害,务在节用。”
《史记·平准书》:“兴利除害,务在节用。”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兴利除害,国之大事也。”
古之明王,所以能~者,非他,盖弃小而取大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