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8:56:2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4:30:49
成语“兴亡继绝”由四个字组成:
字面意思是指一个国家或事物的兴起与灭亡,强调在兴亡之间的继承与延续。基本含义是强调历史的循环,兴起与灭亡相互交替,继承过去的经验与教训以推动未来的发展。
“兴亡继绝”有其历史渊源,主要体现在**古代的历史哲学观中。许多历史学家和哲学家,如司马迁、荀子等,都探讨过国家和朝代的兴起与衰亡,强调历史的轮回和兴亡的循环。具体出处不太明晰,但可以认为是对历史规律的总结与概括。
“兴亡继绝”适用于多种场合: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同义成语强调的是变化和周期,而反义成语则强调稳定与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历史循环的观念根深蒂固,许多思想家认为,国家的兴亡是不可避免的自然法则。因此,“兴亡继绝”反映了对历史和社会变迁的深刻理解。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依然适用,提醒人们在商业和政治环境中保持警觉,并从历史中汲取教训。
“兴亡继绝”给人的情感反应常常是深思和警醒。它提醒人们珍惜现有成就,同时也要警惕潜在的危机。在表达时,能够引发对历史的反思,增强对未来的规划意识。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参与一个创业项目,最初发展势头良好,但后来因管理不善导致了公司的衰败。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兴亡继绝”的道理,意识到只有不断学*和调整,才能在兴亡之间找到生存之道。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
兴亡继绝如潮水,岁月流转无停歇。
古今多少英雄梦,浮沉历史任人说。
通过这样的表达,展示了历史的轮回与个人理想的追求。
在英语中,与“兴亡继绝”相似的表达是“rise and fall”,强调事物的兴起与衰退。这种表达在历史讨论、商业分析及哲学思考中同样常见,体现了普遍的人类经验。
通过对“兴亡继绝”的学,我深刻认识到历史的教训对当下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思考和决策中更加注重历史的影响。这对我在语言学与表达中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论语·尧曰》: “兴灭国,继绝世。”
《资治通鉴·汉纪·光武帝建武元年》:“兴亡继绝,以安社稷。”
《后汉书·班彪传》:“兴亡继绝,以济时艰。”
《汉书·艺文志》:“兴亡继绝,以昭后世。”
《史记·太史公自序》:“兴亡继绝,以应天命。”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兴亡继绝,天之道也。”
唐·刘知畿《史通·模拟》:“齐桓行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