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1:43:5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2:40:06
“挺而走险”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挺身而出,走向危险的境地”。其基本含义是指冒着风险或在危险的情况下采取行动,通常强调勇敢和果断。
该成语的具体历史背景并不明确,但可以推测其起源与古代军事或冒险活动有关。在古代社会,勇敢者往往会在关键时刻为集体或个人的利益而冒险,体现出一种豪情和果敢的精神。
“挺而走险”常用于描述在面临重大挑战时,个人或集体表现出的勇气和决心。可以在以下几种场景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勇敢和果断常常被视为美德,尤其是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挺而走险”这一成语反映了这种文化氛围,鼓励人们在关键时刻敢于冒险。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同样适用于创业、追梦和挑战常规等情境,展现了勇气的重要性。
“挺而走险”给人的情感反应往往是激励与鼓舞。它让人联想到英雄主义和冒险精神,激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勇敢地采取行动。它还可能引发对个人经历的反思,是否在合适的时机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面临过选择升职还是追逐自己的兴趣的困扰。最终,我选择了追逐兴趣,虽然冒着职业不稳定的风险,但我坚信这是“挺而走险”的表现,带给我更大的人生满足感。
在某个偏远的村庄,有一位年轻的画家,面对生活的重重压力,毅然决定“挺而走险”,用自己的画笔描绘出心中对自由与梦想的渴望。每一笔都如同在与命运搏斗,最终,他的画作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感动了无数人。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take a risk”或“go out on a limb”,意指冒险做某事。与“挺而走险”同样强调了在未知和风险中采取行动的勇气,但文化背景和具体语境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挺而走险”的全面分析,我深刻理解到这一成语不仅仅是对勇气的赞美,更是对在困境中选择行动的决心的肯定。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让我们在面对挑战时能够更加从容自信。
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郭沫若《孔雀胆》第三幕:“老百姓们是因为不能聊生,所以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