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5:47:1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4:52:58
“相煎太急”字面意思是“互相煎熬得太急”,通常用来形容同类之间的争斗过于激烈,导致相互伤害。它反映了内斗、内耗的现象,强调了在同胞之间不应过于急切地互相攻击。
该成语出自《三国演义》。故事中,蜀汉诸葛亮在北伐时,曾对部下说出“相煎何急”这句话,意思是兄弟之间不应如此相互攻击,暗示着同属于一个阵营的人不应内斗。原文中强调了内斗的愚蠢和悲哀,反映了历史上权力斗争的惨烈。
“相煎太急”适用于多种语境,例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家族和团体的团结被视为重要的价值观。成语“相煎太急”正是提醒人们注意内部团结,避免因争斗而导致的自我毁灭。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仍然适用,特别是在团队合作和企业管理中,强调了内耗的危害。
“相煎太急”这个成语带给我一种紧迫感和无奈的情感,提醒我在面对冲突时,要冷静思考,避免激烈的冲突和内耗。它让我联想到历史上的战争和权力斗争,以及在现代社会中同事之间的竞争。
在工作中,我曾经历过一个项目组因为意见不合而产生了激烈的争执,最终导致了项目的失败。这时,我想到了“相煎太急”,提醒大家要冷静,寻求合作与妥协,最终我们成功缓解了矛盾,顺利完成了项目。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融入“相煎太急”:
兄弟情深难自弃,
相煎太急误前行。
共筑梦想心连心,
何必内斗泪千行。
这首诗试图表达团结的重要性,反对内耗。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divide and conquer”,强调分裂和攻击的策略。在不同文化中,内斗和团结的主题普遍存在,反映了人类社会交往的复杂性。
通过对“相煎太急”的学,我认识到在生活与工作中,避免内斗和争斗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能够提高效率,还能促进和谐的环境。这个成语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提醒我关注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资治通鉴·唐纪》:“李林甫相唐,相煎太急,朝政日非。”
《后汉书·袁绍传》:“袁绍相冀,相煎太急,终为曹操所败。”
《汉书·王莽传》:“王莽相汉,相煎太急,天下大乱。”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相赵,虞卿相魏,相煎太急,平原君不能得志。”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使荀息相秦,秦伯使孟明视之,相煎太急,荀息不能得志。”
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很妒忌兄弟曹植的才华,想找一个借口把他杀死,命令他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处死。曹植作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只好贬他去镇守边疆
现在正是公司危机之时,每个部门都要团结一致,何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