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2:0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0:45:01
“得失在人”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得与失都在于自己”,主要强调个人对自己命运和成败的控制。它暗示成功与失败并不是由外在的环境决定,而是取决于个人的态度、努力和选择。
该成语来源于**传统哲学,尤其与儒家、道家思想密切相关。古人往往强调个人的责任感和自我修养,这个成语反映了这一思想。具体的文献出处可能难以考证,但类似的表述在古代文人墨客的作品中屡见不鲜。
“得失在人”适用于各种场合,包括但不限于: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个人努力与命运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讨论的重点。“得失在人”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哲学,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不轻言放弃。现代社会中,这种思想仍然适用,尤其是在职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个人的努力与心态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
“得失在人”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激发个人的责任感和奋斗精神。它使我联想到那些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最终走向成功的人物故事,鼓励我在生活中保持乐观。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常常会遇到挫折,比如考试失利或项目失败。每当这时,我都会提醒自己“得失在人”,以此激励自己努力改进,寻求解决方案,而不是沉湎于失落之中。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得失在人”:
山路曲折阻前行,
得失在人心自清。
风雨兼程无所惧,
勇敢追梦展翅鸣。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Success and failure depend on oneself”或“It's up to you.”这些表达也强调了个人在成就和失败中的主动性,传达了相似的哲学思想。
通过对“得失在人”的深入学,我认识到这一成语不仅是对个人责任的强调,更是对积极心态的鼓励。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成语让我更能掌握与人沟通时的积极态度,也让我在面对生活的挑战时更加从容。
命之不来也,圣人犹无可奈何,况于贤者哉!仆尝窃不自量,谓以为得失在人,欲揭闻见,抗衡当代之士。不知事有大谬,异于此望者,乃令人惭愧悔赧。
《宋史·岳飞传》:“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得失在人。”
《后汉书·班超传》:“夫天下之事,得失在人,非天命也。”
《资治通鉴·汉纪·高祖十年》:“天下之事,得失在人,非天命也。”
《史记·项羽本纪》:“得天下者,非天命也,得失在人。”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得之在人,失之在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