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3:39:0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2:57:34
成语“人自为政”字面意思为“人自己来治理”,基本含义指的是人们应当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务,不依赖他人。在更深层的层面上,它反映了一种自我负责、自我治理的思想。
“人自为政”这一成语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政治思想,其核心思想与儒家倡导的“仁政”相对立。它强调个人的自主性和自我管理,反映了对权威和外部干预的不信任。这一思想在历史上常用于讨论个人与政府、社会的关系,并在一些文献中有所提及。
“人自为政”可以在多种语境下使用,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人自为政”在**传统文化中体现了个体的责任与权利,尤其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个体意识的增强,这一成语越来越受到认可。在当今社会,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的理念被广泛传播,许多成功的案例也证明了“人自为政”的有效性。
这个成语带给我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向上的,激励人们勇于承担责任,面对挑战。在思维上,它让我意识到个人的选择和努力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我在遇到困难时主动寻找解决方案。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面临职业选择的困惑。在朋友的鼓励下,我决定“人自为政”,认真评估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最终选择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成语的意义。
在一首小诗中,我尝试融入“人自为政”:
晨曦初露,心中自明,
前路漫漫,何惧风霜。
人自为政,掌握命运,
勇敢前行,梦想成真。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概念可以用“self-governance”或“individualism”来表达。这些表达同样强调个人的自主性与自我管理的价值。尽管文化背景不同,但在强调自我责任和独立性方面存在共鸣。
通过对“人自为政”的学*,我更加理解了个人在生活中应承担的责任和角色。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在我的思维方式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鼓励我主动面对生活的挑战,寻找自己的道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传奇格局,有一定而不可移者,有可仍、可改,听人自为政者。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人自为政,则法令不行。”
《后汉书·袁绍传》:“人自为政,则国无宁日。”
《汉书·王吉传》:“人自为政,则上下无序。”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人自为政,则天下多事。”
《左传·宣公十五年》:“人自为政,家自为俗。”
现在京沪木刻运动,仍然销沉,而且颇散漫,几有~之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