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2:49:2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1:52:26
成语“所余无几”字面意思是“所剩下的不多”,通常用来形容数量很少,或某种资源所剩无几。它表达了一个紧迫的状态,往往暗示着紧缺或不够的感觉。
“所余无几”出自《左传》中的《僖公四年》。在文中提到“所余无几”,主要指代一些历史**中的资源或力量的消耗。成语的历史背景反映了一种对资源稀缺的警示和思考,强调在某种情况下,剩余的东西不多,需加以珍惜。
该成语通常用于描述资源的紧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在文学作品中,可以用来描绘人物的困境或危机。在日常对话中,也可以用来提醒他人要珍惜现有的东西。此外,在演讲或报告中,使用该成语可以强调某种情况的紧迫感或重要性。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细微差别在于,同义成语强调数量少的绝对性,而反义成语则强调数量多的充足感。
在特定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所余无几”反映了对资源的珍惜和对环境的关注。在现代社会,面临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挑战时,这个成语显得尤为重要。它提醒我们在使用资源时要谨慎和节约,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该成语带给人的情感反应往往是紧迫感和焦虑,提示人们要珍惜当前的资源与机会。它也可能引发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思考,让人意识到现在的拥有并非理所当然。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历过一次旅行,预算有限,资金所余无几,导致我不得不在选择景点和饮食时进行权衡。这让我感受到资源的珍贵,以后出行时更加注重计划和预算。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
山水相逢,所余无几,
心中欲念,难以释怀。
且行且珍,岁月如歌,
留住当下,莫负此生。
通过这样的表达,可以展示成语在情感表达中的灵活性和表现力。
在英文中,可以用“scarcity”来表达类似的意思,但它更侧重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而在其他文化中,如西方的“time is money”则强调了时间的宝贵,虽然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但同样反映了对资源有限性的认知。
通过对“所余无几”的学*,我深刻理解了在日常生活和语言表达中,资源的有限性和珍惜现有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让我在表达时更加注意情感和意义的深度。
自顷逆泚诱泾、陇之众叛,怀光污朔方之军,割裂诛锄,所余无几。
《清史稿·食货志》:“战乱频仍,国库所余无几。”
《明史·食货志》:“连年灾荒,民所余无几。”
《宋史·食货志》:“岁久,库中所余无几。”
《后汉书·耿弇传》:“兵革既息,天下所余无几。”
《史记·平准书》:“天下大水,民所余无几。”
将士大批死伤溃散,~,拼死保护他向西南夺路逃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