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31:2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0:22:32
“一见如故”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第一次见面就像老朋友一样”。它通常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亲切,初次见面便感到熟悉,仿佛已经相识很久。
“一见如故”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三国志·魏志·王异传》。其中提到王异初次见到曹操时,感到十分亲切,形象地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这一成语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视。
“一见如故”在现代汉语中广泛应用,包括文学作品、日常对话、社交场合等。它常用于描述初次见面的朋友、同事或其他人,强调彼此之间的亲近感和默契。
在**传统文化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极为重要,强调情感的纽带和亲近感。“一见如故”体现了这种文化重视人际关系的特征。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这一成语的使用仍然适用,尤其在新的社交场合中,它能够帮助打破生疏感,促进交流。
“一见如故”给人一种温暖、亲切的感觉,联想到友谊与相知。它使我思考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能够迅速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多么重要。
我曾在一次社交活动中遇到一位来自国外的朋友,虽然我们语言不通,但却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第一面见面时便感到一见如故,之后我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在一个温暖的秋季傍晚,几个老朋友在咖啡馆重聚,彼此之间的笑声和聊天声交织在一起,仿佛一见如故的时光在此刻凝聚,旧日的回忆如秋风般温柔拂过。
在英语中,类似于“一见如故”的表达是“like old friends”,也传达了初次见面却感觉亲切的情感。虽然文化背景有所不同,但对人与人之间亲近感的渴望是共通的。
通过对“一见如故”的学,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建立良好关系的能力。这一成语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提醒我珍惜与他人的每一次相遇。
李邺侯(泌)为相日,吴人顾况西游长安,邺侯一见如故。
《晋书·王导传》:“导见王敦,曰:‘吾与君相见如故。’”
《后汉书·班超传》:“超见班固,曰:‘吾与君相见如故。’”
《汉书·王莽传》:“莽见刘歆,曰:‘吾与君相见如故。’”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见汉王,曰:‘吾与汝相见如故。’”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与子犯游于河上,子犯曰:‘臣闻之,君臣相见如故。’”
隋朝末年,羽骑尉房玄龄看不惯隋王朝的所作所为,毅然抛弃官职去投奔举义旗的秦王李世民。李世民对房玄龄早有耳闻,两人一见如故,都有相见恨晚之感。房玄龄跟随李世民走南闯北,九死一生,为李世民收罗有用的人才,唐朝建立后成为尚书令
他们俩~,谈得很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