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40:0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3:57:59
“珠履三千”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珍珠做的鞋子有三千双”。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女性的富贵、华丽和地位的尊贵,尤其是指皇后或达官贵人的奢华生活。
“珠履三千”源自于《东周列国志》中的描写,反映了古代封建社会中女性的生活奢侈与地位尊贵。这个成语强调了与珠宝相关的奢华象征,暗示着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财富。
该成语常见于文学作品中,用以描绘女性的华丽和富贵。在日常对话中,可能用来形容某个女性的奢华生活或极高的社会地位。在演讲中,也可以用作修辞,以强调某种奢华或地位。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古代社会,尤其是封建王朝,女性的地位往往与其家庭背景和财富直接相关。成语“珠履三千”体现了这一点,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女性地位的认知。在现代社会,虽然女性的地位有所提升,但奢华与地位的联系仍然存在,尤其是在一些特定的社交场合。
“珠履三千”给人一种华丽、奢侈的感觉,也引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它也可能引发对物质主义的思考,提醒我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不要忽视精神和内涵的追求。
在生活中,我曾经参加过一个奢华的婚礼,现场的一切都如同“珠履三千”般令人惊叹。这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很强的视觉冲击,同时也让我反思奢华背后的人生价值。
在我创作的一首诗中,可以这样写:
在月光下,珠履三千, 璀璨光芒映照夜空。 多少繁华如梦浮现, 一朝花落,何处寻踪?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于“珠履三千”的表达可能是“glittering lifestyle”或“living in luxury”,这些词汇同样强调奢华和富贵生活,但可能缺乏对女性地位的特定指代。
通过对“珠履三千”的学习,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成语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一个词汇,而是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能够运用这样的成语,使表达更加生动和有趣。
不同珠履三千客,别欲论交一片心。
《明史·文苑传二·徐祯卿》:“祯卿字昌谷,吴县人,举进士,授大理左寺副,坐失囚,贬国子博士,久之,迁南京国子监博士,卒,年三十三,有《迪功集》。”
《宋史·文苑传六·李公麟》:“公麟字伯时,舒州人,第进士,历官至朝奉郎,致仕,归老于家,日以诗酒自娱,有《龙眠山庄图》,世传其妙,后以疾卒,年七十余,有《李伯时集》。”
《新唐书·李德裕传》:“德裕既相,进《丹扆箴》六篇,帝善之,因悉以金帛赐之,德裕辞,乃以珠履三千赐之。”
《南史·萧子显传》:“齐高帝子豫章文献王嶷,临终遗言,赐东田,诏赐钱百万,即日舆驾幸嶷第,设金石乐,在位者赋诗,嫔葬日,又幸嶷第,伫立涕泣而还。”
《史记·春申君列传》:“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