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36:5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3:57:59
“珠歌翠舞”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珠子在歌唱,翠鸟在舞蹈”。它形象地描绘了美丽动人的场景,通常用来形容华美的音乐和舞蹈,表现出一种优雅而生动的艺术情境。其基本含义是形容美妙的音乐和优雅的舞姿,常常用于赞美文艺作品的美。
“珠歌翠舞”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特定的文学出处,但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为对珠宝和翠绿鸟类的美丽形象的联想。珠子和翠鸟在**文化中常常被用来象征美丽与富贵,因此“珠歌翠舞”这一成语可能是在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中自然形成的。
该成语可以使用于多种场合: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音乐和舞蹈被视为重要的艺术形式,常常用于庆祝节日、婚礼等重要场合。因此,“珠歌翠舞”不仅仅是对艺术的称赞,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依旧适用,尤其在形容各种艺术表演时,依然能够传达出对美的欣赏。
“珠歌翠舞”让我联想到优雅的舞姿和动人的旋律,带来一种愉悦和舒适的情感体验。它让我想起那些在艺术表演中感受到的震撼和感动,同时也激励我在生活中追求美好的事物。
在一次学校的文艺晚会上,我看到同学们的表演,感受到他们的投入与才华,不禁想用“珠歌翠舞”来形容那一刻的美好与动人。那种氛围让我理解到艺术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其本身的美,更在于它所传达的情感。
在一个春天的夜晚,月光洒在湖面,轻风拂过,仿佛听见“珠歌翠舞”的旋律,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动,翠鸟在枝头欢唱,整个世界都被这优美的乐章所包围。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表达也存在。例如,英语中有“music and dance”这样的表达,强调音乐与舞蹈的结合。在许多文化的艺术表演中,美丽的音乐与舞蹈相辅相成,传递着相似的情感与文化内涵。
通过对“珠歌翠舞”的学,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成语在语言中的表现力和丰富性。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语,而是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表达。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可以帮助我更好地传达情感和意象,提升我的语言能力和艺术细胞。
冶叶倡条俱相识,仍惯见珠歌翠舞。
宋·苏轼《减字木兰花·花》词:“玉房金蕊,宜在玉人纤手里。淡月朦胧,更有微微弄袖风。”
宋·辛弃疾《临江仙·和叶仲洽赋羊桃》词:“多情山鸟不须啼,桃根桃叶终相守,伴殷勤、双宿鸳鸯。”
宋·柳永《破阵乐》词:“罄欢娱,歌鱼藻,徘徊宛转。别有盈盈游女,各委明珠,争收翠羽,相将归远。”
宋·周邦彦《尉迟杯·离恨》词:“翠尊未竭,凭断云、留取西楼残月。”
唐·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诗:“翠娥婵娟初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清风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绕行云飞。”
换羽移宫万里愁,~古梁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