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18:3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1:42:13
成语“遗簪败履”字面意思为“遗失的簪子”和“破旧的鞋子”。基本含义是形容一个人失去了原有的地位、尊严或财富,生活变得潦倒、落魄。这个成语常用来描述因失意或遭遇不幸而导致的形象和境遇的变化。
“遗簪败履”出自《后汉书·班超传》。其中有记载班超在出征过程中,因战斗而失去簪子和鞋子,表现了他尽忠职守、不顾个人形象的精神。这个成语通过班超的事迹,反映了古人对忠诚、拼搏精神的崇尚。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场景中使用:
在**传统文化中,个人的地位和形象往往与社会的认同密切相关。成语“遗簪败履”反映了对失落和落魄的深刻理解,强调了内心的坚韧与不屈。在现代社会,虽然物质条件有所改善,但人们依然会面临生活的压力和挑战,使得这个成语在当代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遗簪败履”让我联想到那些在生活中经历挫折的人,他们的坚韧和不屈精神令人敬佩。这种情感反应促使我思考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激励我在逆境中不轻言放弃。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失业,感到生活变得潦倒,正如“遗簪败履”所描绘的状态。但我在朋友的鼓励下,努力寻找新机会,最终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这样使用“遗簪败履”:
昔日繁华似锦绣,
今朝遗簪败履愁。
虽是浮云随风散,
心中仍存梦未休。
通过这样的表达,展现尽管遭遇困境,心中仍有希望与梦想。
在西方文化中,有类似表达“fall from grace”,意指从高处跌落,失去地位或声望。虽然具体语境不同,但都表达了失落与沮丧的主题。
通过对“遗簪败履”的学*,我深刻体会到在面对生活困境时,保持坚韧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思考和反思中更加明白生活的意义。
昔人不弃遗簪坠屦者,恶与之同出,不与同归。吾之操行虽有不逮前烈,然舍旧录新,亦非吾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