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2:44:4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1:42:14
成语“遗编断简”由四个字组成,其中“遗”意为遗留或遗弃,“编”指编纂的书籍或文献,“断”有中断或缺失的含义,“简”通常指简册或简要的文献。整体意思是指遗留下来的书籍或文献不完整,通常用于形容文献的残缺或失落,也可以引申为知识的片段和不系统。
“遗编断简”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其构成的字词在古代文献中常用来描述残缺的文献和历史资料。这种表达反映了古人对文献遗失和知识传承的关注,提醒人们珍视文化遗产。
“遗编断简”常用于文学作品、学术研究以及历史讨论中,通常用来形容古籍的缺失或对某种文化、历史的片段理解。在日常对话中,也可以用来形容对某一主题或**的知识不够全面。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书籍和文献的完整性被视为文化传承的重要部分。成语“遗编断简”反映了对古籍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关注。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文献逐渐取代纸质书籍,但对文献的保护和传承仍然是一个重要议题。
“遗编断简”让我联想到历史的悠久与文化的脆弱,常常让我感到一种惋惜之情。每一部文献都是文化的载体,缺失了某一部分,就像失去了历史的一部分。这种情感让我更珍惜现有的知识和文化。
在我的学*过程中,曾经遇到过一本古书的部分章节缺失,导致我对某些历史**的理解有了偏差。这让我意识到,完整的资料对于深入理解一个主题的重要性,也促使我在研究时更加注意文献的完整性。
在某个故事中,可以描写一个书法家在整理古籍时,发现了一本“遗编断简”的书,书中记录了许多失传的技艺,这不仅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也引发了对过去与未来的思考。
在其他文化中,对文献和知识的完整性同样重视。例如,英语中有“fragmented knowledge”这样的表达,意指知识的片段性和不完整性,虽然语义上相近,但在文化背景和使用频率上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遗编断简”的学,我更加认识到知识传承的重要性。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学和研究中,要关注信息的完整性,努力去填补那些“断简”的部分,以便更全面地理解文化和历史。这不仅对于语言学*有帮助,也对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产生积极影响。
虽遗编断简,仅存二三,然世移俗革,人亡书残,不复想见先王之绪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