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17:2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3:51:44
“保境安民”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保住国家的边境,安定民众的生活。”它的基本含义是指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保护人民的生活安宁。这个成语常用于政治、军事等领域,强调统治者或领导者的责任。
“保境安民”出自《左传》,原文为“保境安民”。其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当时的诸侯国纷争不休,国家的安宁和民众的生活安全成为统治者的重要责任。通过这个成语,可以看出古人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关注和重视。
在现代汉语中,“保境安民”可以用于多种场合,如政治演讲、新闻报道以及文学作品中。例如,政治领袖在演讲时可能会提到要“保境安民”以强调其治国理念;新闻报道中也可以用来描述某国在面对外部威胁时采取的措施。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国家的安宁与民众的幸福是治理的核心理念。成语“保境安民”反映了古代统治者对人民生活的重视,同时也揭示了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国家面临安全威胁时,这一成语的意义仍然十分重要。
“保境安民”给人一种安全感和责任感的联想。它不仅反映了古代统治者的治国理念,也传达了对民众生活的关注。作为一个学*者,我在听到这个成语时,常会联想到历史上的战争与动乱,以及那些为了保护家园而奋斗的英雄。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参与社区的安全维护工作。我们组织志愿者巡逻,确保社区的安宁。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保境安民”的重要性,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维护一个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表达:
青山绿水护家园,
保境安民愿常年。
风雨无阻心不惧,
共筑和平梦千年。
这表达了对国家安全和人民安宁的美好愿望。
在英语中,“national security”和“public safety”与“保境安民”相似,强调国家安全与民众安宁的重要性。然而,文化背景不同,表达方式和使用场合也有所差异。在一些西方国家,个人主义较强,可能更多强调个人的责任,而在**文化中,集体的和谐与安宁更为重要。
通过对“保境安民”的学,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表达了古代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也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关注社会的稳定与民众的福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样的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让我更加理解文化的深层内涵。
但愿共存忠义于心,同著功勋于国,替天行道,保境安民。
《资治通鉴·唐纪·太宗贞观元年》:“太宗即位,保境安民,以图长治久安。”
《后汉书·光武帝纪》:“光武中兴,保境安民,以恢复汉室。”
《汉书·食货志上》:“武帝即位,保境安民,以广田宅。”
《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既并天下,乃保境安民,以定四方。”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使荀息保境安民,以听命于天子。”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现在局势越来越紧,~,耽误不得。”